——以沈北新区某村为例
一、引言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硕士,秉承社会学学科理论支撑和社会工作实务经验要求,我们开启实习之旅——沈北新区农村社会工作政策调查研究。实践是我们社工专业第一要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本文首先从问卷调查研究的基本知识入手,虽说是书面理论,但确实会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其次对调查的目的、性质、内容等方面进行总体简介。第三部分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对本次针对新农保、新农合为主的调研活动进行分析总结,虽说描绘得不甚学术化,但是尽力刻画得生动、细致。如有不足之处,请同仁不吝赐教。
二、问卷及调查的相关知识
(一)问卷的设计
1.问卷的结构
①封面信
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的内容、目的,调查单位或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大概内容、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结果保密的措施等。这里的问卷并没有封面信,所以要用当面访谈的形式,由访问员说出以上信息。
②指导语
它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同样,在这里采用的是当面访谈,也由访问者进行。
2.问卷设计的原则
这里最重要的是访问员要明确阻碍问卷调查的各种因素。一是主观上的阻碍:当问卷内容太多和时间太长,或者当中需要花时间思考、回忆、计算的问题太多时,回答者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但问题涉及个人隐私或敏感的内容时,回答者就容易产生种种顾虑。而是客观上的阻碍:即由被调查者自身的能力、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所形成的障碍,比如说阅读能力带来的限制。
这就一方面要求:访问员要提高效率,在20分钟左右做完一份问卷为宜,最多不要超过30分钟;并且问之前要先做好相关自我介绍及隐私保护说明,以便打消农民的顾虑。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不能让对方看着问卷作答,到不是因为要保密,而是我们迅速地读出问题及选项,并给与相应解释,有利于顺利完成问答填写。
3.问卷设计的步骤
这里有两点要说的是,一是在真正成批量印制问卷前,要做探索性工作——先摸摸底,熟悉和了解一些基本的情况,以便对各种问题的提法和可能的回答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试用:将问卷初稿拿到指定的相应人员手中做调查,以检验问卷质量和回答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这要求,我们拿到问卷后,调查之前,要好好熟悉问卷,做好探索性工作。而试用,则是由研究所博士生在之前做过,并提前两天给我们讲解试用经验及访问技巧。
4.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
①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
②问题的陈述要尽可能简短。
③ 问题要避免双重或多重含义。
④ 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
⑤ 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
⑥ 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
⑦ 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5.问题的顺序及类别
①把简单易答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复杂难答的问题放在后面。
②把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
③把被调查者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把他们生疏问题放在后面。
④一般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意见、看法方面的问题。
⑤个人背景资料一般放在结尾,但有时也可以放在开头。
⑥若有开放式问题,则应放在问卷的最后面。
⑦相倚问题:在前后两个(或多个)相连的问题中,被调查者是
否应当回答后一个(或后几个)问题,要由他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来决定,即前一个问题作为“过滤性问题”。
(二)当面访问法
1.主要优点
①调查的回答率较高。
②调查资料的质量较好。
③调查对象的适用范围广。
2.主要优点
①访问员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有时会影响到调查的结果。
②访问调查的匿名性比较差。
③当面访问调查的费用高,时间长,代价大。
(三)调查员的挑选
1.调查员的一般条件
①诚实与认真。
②兴趣与能力。
③勤奋负责。
④谦虚耐心。
2.调查员的特殊条件
所选的调查员在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等背景条件上与被访者越接近越好。
三、调查项目简介
(一)调查缘起
本次农村社会工作调研,作为我们社会工作硕士第一次集体实习,令人印象深刻,意义良多,收获颇深。辽宁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第一年为授课制,第二年大部分时间以实习为主,因为专硕强调实践能力,尤其是与人沟通的社会工作专业。虽然说调查的是社会保障的内容,但是就调查过程本身的意义还是远大于调查内容。(作者为辽宁大学2011级首届MSW)
在三个月前,我曾在抚顺市农村做过9份调查问卷,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及家庭状况方面的调查,也有不少收获。过程是:购买一大包橙子(作为登门礼品,一个访者发两个),利用回农村探亲的机会,由亲戚领着挨家走,入户进行调查,过程与这次蛮相似的。
(二)调查问卷的性质、目的及过程
此次调查采用不记名形式,选取村民代表进行调查访谈,最终目的是通过政策解决农村问题,改善辽宁农村的社会保障福利水平。
调查过程:首先是分小组,每小组再分为一男两女组合,由一名村干部领到各户做调查,各自做完后,再统一到下一家。今天我们的效率都很高,一上午从九点多开始做,到十二点多,也就三个小时的时间,每人做了将近10份问卷(每份56题),大大超出原来的预期(下午五点结束),中午就提前完成返回学校。
我们三人一组,我是组长,由村干部罗阿姨将我们各自送到每户,完成再集合去其他家庭访问。整个调查过程都比较顺利,遇到的访户也都和顺,感觉农村居民是那么淳朴善良。我一共访问完成9户,其中两男七女,可能农村男人已大多下地里干活,在家的以女人为主。建立在之前有过访问经验的基础上,过程还算得心应手,但也有不足。比如快中午时,我被分到一家小卖店,面临的问题是人流量比较大,访问比较受干扰,完成时寄希望于访问顾客,但是他们都是来买食品的,买完就都走了,后来耽误了一段时间。在访问过程中,我发现其中好多问题可以归类调查,一些问题答案在这个村是唯一的。我在回去后,听说有的完成快的同学经验,他10分钟就能做完一户问卷,效率真高,经验就是归类整合着问,那就要求在这之前必须要看好问卷的内容,知道每一题该怎么问,该何时问。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咨询调查的最高境界是在谈笑自如的聊天中,不看问卷内容,用前后自然衔接的话语把问题都问完。
(三)调查问卷内容
虽然说有四页白纸(一大张正反面)56道题之多,但是我经过分析和实践,真正需要问的只有19道题,也就是说其他的题答案在这个村都是唯一的。经过前三户调研就应当及时总结出来;而且以后去实践调查之前,必须要把问卷做好功课,熟悉、理解每道题的内容并分析进行归类,掌握好提问技巧。
第一部分是8道身份类问题:您的身份类型(户口性质),身份还指出农民外还做其他什么副业;年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家庭组成及土地面积。
第二部分是关于土地是否租用、被征用的问题,在这个村,因为城市化还没有覆盖到此,所以没有土地被征用现象;而租用土地情况也是十户有一户的现象,这种也大多是老人身体不便,便宜“租给”子女,子女给老人一部分生活费。
第三部分是关于年收入与支出的,虽说只有两道问题,但是并不好回答,主要是因为这需要仔细思考、盘算。
第四部分是关于家庭物质程度与工作时间的问题。
第五部分是关于新农保和新农合的正题。首先是新农保的相关问题,关于保障水平和缴费金额的相关问题。新农合是关于报销比例和存在问题的方面。
第六部分是关于农民对于主要这两种保障的满意度,另外还有对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的看法。
第七部分则是关于对计划生育相关问题的看法,刚开始作为一个大男生还有点不好意思问那,但还是比较顺利的完成啦。
四、调查问卷分析
(一)问卷问题的分析
首先,问卷问答既注重质量,当然也注重效率。经过分析和实践,发现有三分之二的问题是不用问也会得到统一答案的,也就说如果访问员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剩余问题上,并按照上面所述,加以分类整合地问,完全可以把每份问卷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从而大大提高访问效率。那么,哪些问题的答案在此村是统一的或不问自明的答案呢,具体归类如下。
1.社保相关问题
①性别
②土地租用、征用的相关问题,一律没被征收,极少有租用。
③参加的社会保障项目——新农保&新农合。
④个人账户缴费——100元/年(负担非常轻)。
⑤没选高档缴费原因——随大流。
⑥享受的社保待遇或政府补贴——农业税减免、价格补贴、生产性补贴、(计生补贴,可从前面的家庭户数问题得到答案)。
⑦新农保、低保、计生补贴应当兼得。
⑧农村与城镇社会保障差距——非常大。
⑨造成城乡社保差距的主要原因——城乡给付差距大。
2.计划生育问题
另外,还有就是计生问题。现在农村人都理性很多,让多生也不多要,主要基于经济考虑,这种成熟的理性思想超乎我的想象,我脑海里的刻板印象是小品“超生游击队”情景。其实“强制引产堕胎”等现象只是目前的极个别现象。这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啊!
①您是否支持放开计划生育政策(愿意多生孩子)——否。
②不愿意的原因——抚养子女成本太高、少生优生以提高子女的生存质量和自己的生活质量。
③政策如允许,生育——1个。
④社保完善对少生育孩子决策的影响——非常小。
⑤“少生优生”生育观念的转变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生活的压力所致。
(二)问卷回答的分析
1.礼貌儒雅的乡村教师
接受我采访的是一名50岁的“大哥”,之所以这么叫(包括罗阿姨应该55岁左右,但我们都叫她大姐),是因为赞美人年轻是博得好感的一个不错的方式,所以几乎每户我都要恭维一下,人精神年轻或是屋子布置得好。
从第一份的采访,和根据以前农村的调查经验,我就逐渐发现后面的一些普遍规律,比如一个村的种地收入普遍是差不多一致的,这个村是2万元/年。大哥是高中文化(其他普遍是中老年小学,青年初中水平),也是教书先生,他的儿子刚大学毕业一年,现在很出息,在国家电网工作,也很孝顺。可能由于身份受尊重的原因,他好像比别人更能享受和体会到国家社保的福利。大哥也很老实,非常耐心地配合我;且有思想和眼光,实事求是,能展望国家及社保水平的发展提高及乡村的变化,对国家政策有自己的想法。最后,我们乐呵呵地结束访谈。
2.热情可亲的阿姨
阿姨53岁,特别热情,当我在路上等罗阿姨时,因为还不太熟悉,她主动招呼我,问我情况,帮助我…
3.哄婴儿的可爱胖姐姐
她31岁,孩子刚上小学,她是婴儿的姑姑,婴儿很可爱,访谈现场太有爱了。可以看得出来,她家里生活条件很不错,汽车电脑都有,孩子也很重视培养,到好学校,并在一年级就请家教。她和爱人除了务农还在农闲时打工,以贴补家用。
4.坐在胖姐姐旁的阿婆
刚开始还以为是一家呢,问了问发现不对,赶紧先问完成一个,再问她。她58岁,和胖姐姐一样的是对新农合报销比例有怨言,基于经济考虑,反对多生孩子。不同的是,她家把土地租出去一年。
5.小卖店忙碌的小妇人
她今年33岁,这也是我花费时间最多的一家,因此没有完成两位数的问卷目标。原因是,那里流动客人较多,访谈断断续续的;另外,我应当访完她就立即走的。她看来真的是很忙的,除了务农外,还要打理小卖店。可能是接触各种人较多,人比较圆滑的缘故,她对我的笑容显得比较僵硬,并且提供的一些数字感觉也不十分可信。但是,她所说的新农合的报销费劲的问题值得采纳。
6.刚吃完晌午饭的大爷
这家来的也真是时候那,刚刚吃完中饭,我就过来做问卷。大爷身材挺拔,人也能干,典型的庄稼汉(61岁),家里承包地足有22亩(这里大部分是成片的水田,绿油油的,空气清新,插秧一般雇人,收割是大机械作业;另外每家养点鸡鸭鹅狗驴之类,有菜园子,也种点苞米,能够基本自给自足,但是豆油等加工副食还得去买,从小卖店购买很方便。)
关键问题是,他反映新农合难于报销问题,主要是那些小病补贴的报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村卫生所的条件还行,这说明这个2千多户人口的村子基础设施还可以。还有就是,提的关于城乡社保差距方面建议,农村没老保(城里那种),这是比较性需求。
7.午睡过后晕乎乎的小姐姐
她才30岁,但家里要照顾3个老人,包括一个太姥。幸运的是,家里两个年轻老人还能干活,也没什么病,太姥虽然小病不断,但也负担得起药费。关心的问题主要就是老人的药贵,并且没老保。
8.体弱但面福的老妇人
她63了,但看上去挺有气质,并且挺年轻。但后来得知她和71岁的老伴都身体有较重的慢性病,所以地给儿子种了。因为新农合报销比例较低和药价较贵,为了治病就两人四级轮流去给人看房,一个月有1000元的收入,照比城里真得挺苦呢。
9.满面容光的幸福小奶奶
她64岁,从我进门的一刻起,到完成问卷,她一直笑呵呵的,性格真好!我感觉她的心态是24岁的年轻的心。她和老伴身体健康,种地亩数不少,但是也有时要赡养一位生病卧床的亲戚长者,家庭开支还是有的,农闲时会去卖点农产品之类东西以赚点钱。从她的回答中,能看出她那种乐观的心态,我也愉悦地完成本次调研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