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的“小礼品”,你怎么看?韩晓炜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活动中的“小礼品”,你怎么看?韩晓炜 我们不能“本末倒置”。礼品仅仅是辅助我们开展活动的方式而已,活动的真正核心在于活动本身。因此,在以后开展活动时,我们要在活动“本身”下功夫,让活动自动吸引居民参与,“礼品”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已。

文/西北民族大学 韩晓炜

 

社会工作有三大工作方法:个案、小组、社区。今天,我们不谈个案,仅仅谈一下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中的活动“小礼品”问题。

 

笔者通过在社区中开展工作发现,无论是小组活动还是社区活动,“小礼品”成为了活动的必备品。甚至在活动一开始的时候,有居民就会问你:有礼品么?如果你回答没有,居民可能转头就走。这不能说明你的活动开展的不好。即便是开展的非常好的活动,居民也会在走之前问你:有礼品么?不知从何时何地起,没有了小礼品的发放,活动开展的举步维艰。

 

这很像以前笔者在课外辅导班做兼职的时候一样:笔者拿着气球、风车等小礼品,见了一个小朋友,问小朋友喜欢小礼品么?然后小朋友很高兴地拿着风车,笔者就向其父母询问个人信息等。虽然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却与社工的初心不符。

 

因为有着“小礼品”的诱惑,所以很多社区的居民都热衷于参与社区中的活动,甚至有的时候还非常积极,积极动员周围的居民也参与到活动中。但是,这只是表面的现象。实际上效果怎么样呢?或许这只有居民本人才清楚吧。但是,我们可以总体地说:靠“小礼品”收获的社工成果,太过于肤浅。社工真正传递的信息并没有融入到居民的思想中。于是就造成了上次讲过的知识,这次还是忘记。因为他们真正惦记的礼品。

 

中国是熟人社会,讲究“礼尚往来”。正是因为有了礼品的发放,居民才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工设计的活动中。因为有了居民的参与,所以我们要以礼品作为反馈。在这样的一来二往中,社工和居民才能熟络起来,才有助于社工开展工作。

 

但是,我们不能“本末倒置”。礼品仅仅是辅助我们开展活动的方式而已,活动的真正核心在于活动本身。因此,在以后开展活动时,我们要在活动“本身”下功夫,让活动自动吸引居民参与,“礼品”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已。

本文《活动中的“小礼品”,你怎么看?韩晓炜》由社会工作者小编收集整理网络,并不代表社工网的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的文章,请点击查看社会工作博客网其它文章,请关注社会工作者博客网,本文地址:http://www.shehuigongzuozhe.net/shehuigonzuo/meiriyitie/12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