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中英社会工作差异——李辛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我所认识的中英社会工作差异——李辛 我是抱着了解在英国这个发达国家已经有数十年的社会工作历史的心,在因缘际会下来到了英国一所社会工作学系很著名的大学进修。

《星岛日报》欧洲版 作者:李辛

 

我在中国某大学社会工作系毕业。社会工作系在中国属于新兴学科,社工还没有作为一种正式职业进入社会视野,没有岗位、没有技术职称评定,政府没有社会工作服务的机制。有些成为社区里协调邻里关系的调解人,医院里协调医患矛盾的人员。总之,都没有一种正式的职业角色。

 

我算是幸运的,在毕业后进入了「外企」,在一间慈善机构做扶贫工作,「上山下乡」协助留守儿童。由于不在政府体制内,村民对我们这些「外人」不信任。所以在解决一些问题时有很大困难,工作也很沮丧,但每天所见,原来由政府和单位承担的社会工作大量转由社会承担,而失业、贫富分化、老龄化、独生子女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我接触愈多,愈感到仅靠传统的、单壹的行政管理方式和工作手段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我是抱着了解在英国这个发达国家已经有数十年的社会工作历史的心,在因缘际会下来到了英国一所社会工作学系很著名的大学进修。

 

出国门之前,其实一直挣扎着是否借出国改变自己的工作。

 

在英国学习期间,令我对社会工作却有另一种认识。英国社会工作起源对社会的爱心和一腔热情。但单有改善社会的热情并不足够,还需要有专业知识。

 

由于英国政府内有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在政府内,社工享受如公务员一样的待遇,在非政府内,社工更发挥了完善社会,保障弱势群体的工作,我跟随社工系人员在外访时,感到其专业受到社会的敬重,而系内人员对英国社工法、政府组织和政策的熟悉,令人大开眼界。例如协助承担保护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社会工作,都很完善。

 

英国社会系统完善,对社工提供大量支援。可惜中国还没有建立起来。更缺乏的是公共精神。

 

这在中国还是相对贫乏,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这却是急需的,要进一步发展。在英国这一年,我学了很多,也受了很大鼓舞,驱动我返回原来的岗位。
我所认识的中英社会工作差异——李辛

本文《我所认识的中英社会工作差异——李辛》由社会工作者小编收集整理网络,并不代表社工网的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的文章,请点击查看社会工作博客网其它文章,请关注社会工作者博客网,本文地址:http://www.shehuigongzuozhe.net/shehuigonzuo/meiriyitie/12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