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在社工服务中的尝试_胡岩岩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口述历史在社工服务中的尝试_胡岩岩 一是,积累、弥补研究史料,即口述历史档案作为历史学研究的史料,也是开拓资源,把个人亲历亲为的记忆和见闻纳入史料库,不至于使祖辈的故事、先人的智慧白白流逝,是一种意义非凡的拓展。

文/郑州市金水区恩夕社工服务中心 胡岩岩

 

一、前言

口述历史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的一种基本研究方法,社工尝试将其运用到社工服务中,借助这一方法与服务对象一起回顾他们的生命历程,挖掘其内在能量,提升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希望透过叙事的语言、透过故事的连接,带给服务对象更加安稳的生命力量,也希望通过故事的呈现,让更多的人能够感悟老一辈人对生活、对生命的态度和他们的勤劳、纯朴与善良,还有他们一路走来的坎坷与不易、坚守与奉献。

 

本文将围绕口述历史的定义、特点、作用,以及社工录制口述历史操作指引、案例分析及反思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

 

二、口述历史是什么?

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特勒图书馆口述历史研究室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口述史学的诞生。那么,口述历史是什么呢?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我们可以从4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口述历史是以口述、访谈的方式呈现,它有两个主体,包括采访者和受访者,亦有录音、录像这两种载体,最终实现的两大目的是记录过往人事、收集史料。其特征有自觉性、人民性、规范性、开放性、真实性、细节化(生动化)和系列化等。

 

三、口述历史的作用是什么?

那么,口述历史的作用是什么呢?

 

一是,积累、弥补研究史料,即口述历史档案作为历史学研究的史料,也是开拓资源,把个人亲历亲为的记忆和见闻纳入史料库,不至于使祖辈的故事、先人的智慧白白流逝,是一种意义非凡的拓展。

 

二是建立人类心理档案库,促进人类自我认知。口述历史旨在采集人类个体记忆、而个体记忆的采集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心理领域的作业,即人类的“心灵考古”。其意义,不仅在于可以记录并保藏历史事件的资料,更在于它是具体记录个体人生经验、积累和丰富个人情感与心理的宝贵资源。

 

三是,口述历史可以实现人类教育。在口述历史实践中,无论是采访人、受访人还是观看与阅读口述历史现场和文本的人,都能够从中获益。

 

四、社工录制口述历史注意事项

一是口述历史录制前的准备。首先,明确访谈对象,提前与服务对象做好沟通,并详细介绍什么是口述历史,社工将如何做,做之后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等,同时强调社工服务的保密原则。其次,准备好访谈提纲,确定口述历史录制主题与主要方向,且组员内部做好明确的分工。同时做好录制前的物资准备工作,录制环境的选择,也要安静、舒适、相对封闭。

 

二是访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首先,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即对访谈、录音、拍照进行前期分工。同时要做好访谈记录,这可作为录音的补充与思路的梳理,特别是访谈过程要专注。访谈结束,社工也需要对访谈进行反思,特别是涉及服务对象心灵深处的问题以及服务对象至今耿耿于怀的事件,项目组内部一起反思探讨,便于后期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切实际的服务。

   

三是口述史资料整理。将口述资料进行整理,分为原始版本和可阅读版本,若口述文章推送到了相关网络平台,则需要及时给受访人相关反馈等。

   

整个口述历史录制的过程,需要将社工的专业价值观和服务理念融入其中,录制的过程,亦是社工服务的过程。

 

五、案例分享及反思

某老干部,男,八十一岁。兴趣爱好较为广泛,包括诗词、书法、唱戏、读书等。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社区活动参与的热情与程度逐渐下降,除了与少数熟人交流多些以外,跟同社区其他老干部们沟通较少,也几乎不参与社区活动。

 

社工在入户探访的过程中发现,服务对象有积极参与活动和表现自己才艺的意愿,但行为方式比较被动,习惯独来独往,需要一些表达自己的平台。同时,服务对象对于智能手机的使用也比较热衷,不愿落伍于时代发展,虽然对手机的掌握已经摆脱初级阶段,但在生活中遇到具体的智能手机操作问题需要及时的指导。

 

了解了服务对象的初步信息后,社工邀约服务对象,为其录制了口述史。服务对象讲述了他通过自身努力逐步走上参谋道路的人生历程,还有生命中重要人物给其带来的影响。另外,服务对象的儿子也来到了口述历史录制现场,听了父亲的讲述,他也很受感动与鼓舞。之后,社工对服务对象口述问题进行整理,并在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来了读者的共鸣与回应。通过口述历史的录制,社工与服务对象双方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之后,社工开展了智能手机学习小组,服务对象积极参与,每次还会坐到前排。

 

如此,社工与服务对象建立了智能手机操作互助关系,也会经常在办公室或其家中为其解决临时遇到的手机或网络问题。在之后的七一联欢会中,社工邀请其参与才艺表演,服务对象展示了书法作品并演唱了自创的戏曲,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活动中,服务对象还为社工题诗一首:改革开放路正红,复兴梦圆战犹隆。老兵不弃伏枥志,社工为我送东风。经过社工一段时间的努力,服务对象与社工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社区参与热情有所提升,遇到手机网络等使用问题能及时向社工求助,也积极给社工提供活动建议。在其建议下社工链接资源开展的按摩课堂受到了其他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经过初步实践,社工发现以口述历史的方法介入社工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是可以借助口述历史,挖掘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而为服务对象提供更贴合其实际需求的服务,录制口述历史的过程,一方面是跟服务对象建立关系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对服务对象全面深入了解的过程,这是社工服务开展前期的重要阶段,将直接影响后期服务的开展。

 

二是服务对象自我讲述的过程,更是实现其自我认知的过程。在讲述的过程中,服务对象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回顾,特别是生命中每个重要阶段发生的事情、遇到的人,都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回顾的过程亦是梳理自我人生的过程,分享中有自豪、有感慨、有失落、亦有遗憾。

 

三是口述史的录制为服务对象搭建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平台。案例中服务对象的儿子也来到录制现场,听了父亲做参谋的人生历程和感悟,社工问及服务对象的儿子,听了父亲的讲述后,有什么感受,他说,之前从来没有听过父亲这么详细的讲述自己的一生,听了很感动,也很受鼓舞,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受父亲的影响很大。父子二人也是第一次这么面对面,近距离深入的彼此分享,借助于口述历史的录制,为二人营造了良好的互动氛围。在此过程中,也为服务对象搭建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平台,社工积极倾听,给予同理和回应,这些专业技巧的运用都为服务对象提供了一个安全温暖的心理氛围。

 

四是口述历史的录制,可以将服务对象的故事放大,强化服务对象优良的内在特质,这些都对服务对象未来的正向改变提供了可能性。因为服务对象每段故事的背后都是其独特性、唯一性的体现,里面包含了服务对象的内在人格特质,这些是伴随并影响服务对象一生的。“经历了这些,您是怎么熬过来的?”、“这些故事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您/他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社工通过系列问话,协助服务对象一起探索自我,发现自我。

 

五是口述历史的录制,也是社工专业服务技巧的实践,可以促进社工在开展服务时不断实现自我反思。录制口述历史的过程,是社工与服务对象不断深入谈话的过程,亦是服务开展的过程和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而专业谈话技巧的良好运用将直接影响交谈的质量,这对社工开展个案会谈是一个良好的实践,也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有所提升。

 

六、结语

口述历史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介入社工服务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目前中国口述史学的理论架构尚未完全形成,全国尚无学术界认可的较为统一的职业道德、工作规范、法律规范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那么,口述历史如何更好的介入社工服务更需要社工多尝试、多实践、多反思、多总结,不断提升,从而为服务对象提供更贴合其实际需求的服务。

 

最后,我想以星云大师的《修好这颗心》结束本文的分享,因为口述历史录制的过程,亦是与服务对象交心的过程,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

 

以金相交,金耗则忘;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 

以势相交,势去则倾; 

以权相交,权失则弃; 

以情相交,情逝人伤; 

唯心相交,静行致远。

——星云大师 《修好这颗心》

 

参考资料:

陈默《口述历史门径》

麦克·怀特《叙事疗法实践地图》

王小莉《近五年来国内口述史学研究综述》

李宝梁《现代口述史的兴起与研究述要》

邬情《口述历史与历史的重建》

本文《口述历史在社工服务中的尝试_胡岩岩》由社会工作者小编收集整理网络,并不代表社工网的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的文章,请点击查看社会工作博客网其它文章,请关注社会工作者博客网,本文地址:http://www.shehuigongzuozhe.net/shehuigonzuo/meiriyitie/12624.html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