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虎门镇社区戒毒(康复)中心 罗殷健
在所内开展帮教活动
“毒品”一个比划不多的词语,却常出现的我们视角当中,或许我们只是知道他是不好的东西,不能碰的陷阱,但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可以令吸毒者家破人亡和人道中落。
2017年5月,我第一次走进三水强戒所,见到戒毒在所学员陈某,与陈某聊天得知,他今年40岁,有两个女儿。第一次接触毒品是在十六岁,因在学校打架,放学回家后,被父亲打了一顿并赶了出去,一个人在街头浪荡时,他朋友跟陈某说“好东西”能令你飘飘然,什么烦恼都忘记,最终,陈某在烦恼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吸食了第一口白粉,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也走上三进宫的道路。
二十岁之前,他没有工作,更没有收入,为了吸毒,和他人利用摩托车抢劫路人财物多达数十次,被关进劳教所进行劳动改造的次数自己也记不清楚。后来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并为他生下了两个女儿。可是陈某并没有戒除毒瘾,一有时间就外出打牌,毒瘾未除还染上了赌瘾。每次输钱回家后,他都会“偷吃”,家人发现后,争吵,抱怨,失望已数不清多少次,但他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要求父母为他还清债务金额高达五六十万。
入所帮教这一年多时间里,多次与陈某进行访谈,为其进行心理辅导,引导他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参与“自我认识”小组时,通过“拍卖会”让他知道“健康”、“家庭”与“爱”都是十分的重要;通过描绘“生命线”让他回顾以前人生的大起大落和重要转折点,并描绘未来的生命轨迹;通过“信心彩虹”让他通过书信向家人表明戒毒决心,其与家人搭建沟通的“桥梁。在这一年里,陈某从一开始抗拒社工服务到后来尝试接受服务,到最后愿意主动与社工分享,也一改变是需要用时间和耐心来改变。在这一年里,我发现吸毒的人是身体上的敏感,而戒毒的人则是心理的敏感。
今年8月陈某从强戒所离开时发现,家人早已在强戒所门口等他,见到家人那一刻起,陈某就决定这是最后一次,以后不会再来了;陈某出所后,积极的寻找工作,每个月准时与社工到警务区进行尿检,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寻找社工帮忙,碰到开心的事情时,也会跟社工进行分享;陈某家人表示这次陈某变化真的很大,他们也很有信心他能戒掉。
当戒毒学员出所后,融入社会最大面临回归是家庭问题。很多学员出所后,常因缺乏家人的信任而产生抱怨,同时可能因为家人的怀疑使自己戒毒信心受到打击,从而灰心、懊恼,甚至因而复吸。因此与戒毒康复人员在所内建立关系,修补他们家庭关系是出所后康复关键元素。
小结:戒毒康复人员做好家庭、社会、生活三种关系是抵抗复吸的精神基础,没一种协调和配合都需要个人及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衷心希望每一位戒毒康复人员能够走出毒品的诱惑重新走新阳光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