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新时代社会工作必须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_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王玉:新时代社会工作必须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_社会工作理论 王玉:新时代社会工作必须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 来源:中华社工网 王玉 新时代,经济社会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据民政部提供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全国各地共开发了312089个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了36485个社会工作服务站,成立了7511家民办社会工作
王玉:新时代社会工作必须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

来源:中华社工网 王玉

新时代,经济社会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据民政部提供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全国各地共开发了312089个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了36485个社会工作服务站,成立了7511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750家社会工作行业协会。全国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证书的人员共326574人。2017年,各地社会工作投入资金量达51.1亿元。而这些数字,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力量。

社会工作的根基在社会,核心是人,只有落地生根的本土化才有生命力,只有开花结果的美好实践才有吸引力。社会工作永远不缺理论,缺的是符合国情的本土化。泛化概念和狭隘定义,都不利于一项工作的健康茁壮成长,社会工作也不例外。所有这些都必须在应势合时上下功夫、在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务求实效。

应势合时,积极融入。新时代社会工作的发展既要有总体布局,更要有战略布局。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子项。特殊包括一般,那么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理论,必然是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指针和理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也必然是本土化的重要切入点和窗口。主动融入就是要基于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立足于中国实际,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找准社会工作的位置,明确社会工作已经开展的实践性探索,及时总结,凸显亮点,增强信心。应势合时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是要因时而动、因事而谋、应势而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位一体战略布局中,为应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谋篇布局,形成合力,助力加油。

环境营造,主动作为。外因是条件,内因是起决定性。外部的政策环境、体制机制、资金项目陆续增加,人才支撑不断增强。要立足于社会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用更高的发展服务目标和方式方法,提质增效,爬坡过坎,转型升级,实现新的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社会工作发展水平。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一个职业、一个事业的定位,正在明晰。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唯有主动作为,方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彰显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回应社会关切,增进人民福祉。政策、资金、项目、氛围是社会工作的引爆点,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持续完善巩固,方能更好的实现专业突破和优质增效。要更加关注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导向,用软环境,打造硬实力。

改革创新,提升动力。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 ,唯改革创新者胜。社会会工作必须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改革创新的思维方式,破解发展中的烦恼和困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变不相适应的地方和环节形成机制办法,就是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真正让社会工作的一切聪明才智竞相迸发。这就要求我们在角色定位上要突破资源整合、跨领域合作的框框,在更宽领域、更广视野去审视,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彰显价值。破解难点,积极探索,改革创新。聚焦优势,形成亮点,塑造品牌。把立足点放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更高水平的社会会工作服务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8年是社会工作创新发展、再创佳绩的关键之年。在社会工作历史的新时代、新起点上,社会工作者将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用汗水与智慧,打造社会工作的新标杆、新形象。

作者信息:王玉,益博益和社会创新机构发起人、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王玉,资深社会工作师,有十年社工理论研究、实务实践,在《中国社会工作》、《中国社会报》、《南阳日报》发表文章社会工作专题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