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服务的真正价值所在
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一线社工,曾经有很多次都在为找不到新的服务项目、新的活动思路而陷入深深的苦恼。有些时候,服务成效不理想,或者是服务对象不理解甚至抵触社工服务,社工往往会将原因归结为是不是所提供的服务不够新颖?是不是设计的服务环节没有亮点?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社会效益较低是不是创新性不足?是不是我们的服务立意还不足以吸引群众的眼球......于是,多数社工为了设计出有新意、有亮点的服务项目而绞尽脑汁,甚至有些时候整个社工团队加班加点去策划所谓的有“新意”的服务方案。 对于服务创新性这个问题的疑惑和纠结,让诸多社工深陷其中,久而久之,个别社工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被深深打击,进而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现在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团体承办的公益项目创投大赛,多数社工机构或慈善组织也往往将项目胜出的关注点放在“创新性”上,有些社工机构或团体在所谓“高大上”的项目名称或内容上苦下功夫,这样就导致整个社会服务项目陷入“误区”,进而出现了一些名字响亮,内容华而不实、天方夜谭的项目。有些项目政府和社会做了很大投入,真正做起来却发现根本无从下手,甚至有些半途而废,从而造成物力、财力和人力资源的大大浪费,项目成效大大折扣甚至毫无成效。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社工服务到底应该关注什么?社工服务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笔者认为,社工服务的首要关注点或者说社工服务的最基本出发点就是满足群众所需,换句话说,你所提供的服务,对于服务对象来说,是最需要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何为“群众所需”,社工在进行需求评估的时候,要有理性思维,同时要“放低姿态”,不能想当然的认为高大上的、华丽响亮的服务就是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如果面对一群基本温饱都成问题的社会底层人群,你去关注他的精神文化需求、设计令人眼花缭乱的服务活动,却发现根本没人愿意参与,甚至你还会抱怨这么好的服务为什么没人来呢?因为,你所提供的服务,是你认为服务对象需要的,而不是他所想要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做到区别对待,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种类的需要。什么是最有价值、最好的服务?群众所需要的就是最有价值的。
寒冷的冬季,当我们把社工募捐到的衣服送到困难群众手中,他们热泪盈眶地握着社工的手一再感谢的时候;当我们链接到志愿服务资源去为重度残疾人做一顿热乎乎的饭菜,看着他们狼吞虎咽吃起来的时候;当我们把深陷家庭暴力的妇女从苦海解救出来的时候;当我们为贫困儿童送去他们最期盼的书包的时候......我深深的体会到,这就是社工服务的价值所在。诚然,社工服务要有创新性,但是却不能仅仅局限在“新”,好的服务项目,并不完全取决于有新的介入理论、有新的服务模式、有新的行动策略,更重要的是要切实关注群众所需,我们不能忽视,社会工作产生的首要目的是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只需,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去谈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社会工作服务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