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专业服务逻辑顺序是怎样的?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社工专业服务逻辑顺序是怎样的? 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对其服务的专业化、成效化要求越来越高,社工需要不断强化服务逻辑意识,才能更好地切合服务对象的需要,更有效地完成服务。然而笔者发现,目前部分社工没有很好地遵循社工服务原则及服务逻辑来设计服务,实务过程没有结合专业服务理

社工专业服务逻辑顺序是怎样的?
来源:《东莞社工》
 作者:萧广成(东莞市乐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对其服务的专业化、成效化要求越来越高,社工需要不断强化服务逻辑意识,才能更好地切合服务对象的需要,更有效地完成服务。然而笔者发现,目前部分社工没有很好地遵循社工服务原则及服务逻辑来设计服务,实务过程没有结合专业服务理念,导致开展的服务没能切合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甚至引起社会对社工专业的质疑。

 

社工服务一直致力于为不同群体开展多样化的专业服务,但社会资源及机构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开展专业服务时需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社工需要考虑服务是否符合机构的宗旨,这有助于界定机构的服务对象、基本立场及服务方向。其次,社工需要考虑服务对象的需要,强化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参与服务后能提升社会功能;同时,考虑服务对象的能力和兴趣,服务对象必须有能力应对服务的要求,才能领悟到参与服务的乐趣和从服务中受益。再次,服务的设计需要专业理论支撑,设计服务内容时可参考相关理论的技巧和模式。最后,需要服务对象的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学习如何聆听他人,提出建议及决策,从而帮助个人获得成长。

 

社工服务逻辑要求有系统且严谨的服务过程,且按照一定的逻辑服务顺序,投入有限资源,以更高的效能完成优质的服务。那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逻辑顺序是怎么样的呢?

 

第一,评估服务需求。针对社会问题进行诊断分析,评估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面临的情况,明确了解后,透过理论分析提出问题解决方向,界定专业服务介入点。

 

第二,设定服务目标。根据服务需要整合服务内外资源,订立清晰明确的目的与具体的可达成的服务目标。对于社区层面的改变,可设定工作目标、短期的成效指标和长期的成效指标。对于个人层面的改变,目标应指出服务对象在认知、行为或行为技巧等方面会作出怎样的改变。

 

第三,制定服务计划。把目标有效地转化为具体可执行的服务过程,需考虑服务的各项细节,参考相关理论技巧和模式设计服务程序。

 

第四,实施服务。按服务计划结合相关理论的原则、技巧和模式执行服务过程。服务程序需因地制宜,同时呈现出服务成效,让服务对象有所受益。

 

第五,评估方案。实务工作中进行过程评估或中期评估,在服务方案结束后,按评估指标进行结果评估。

 

第六,反思服务。检视是否达成服务方案所预定的目标及成效,反思服务程序的优势与不足,积累服务经验。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逻辑要求以上所提出的逻辑顺序需要相互关联,不断反复循环,以达到最佳的服务成效。同时必须以科学证据和实务工作经验积累为基础,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不断地完善专业服务,确保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运用有限的资源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展现社工专业化的特性,呈现服务成效和长期服务的影响力。

 

笔者相信只要社工都认同并遵守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建立专业能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会呈现出更加显著的社会效益,成为不可取代的专业性服务,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

本文《社工专业服务逻辑顺序是怎样的?》由社会工作者小编收集整理网络,并不代表社工网的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的文章,请点击查看社会工作博客网其它文章,请关注社会工作者博客网,本文地址:http://www.shehuigongzuozhe.net/shehuigonzuo/meiriyitie/1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