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社工是各种情绪的“垃圾桶”?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为什么说社工是各种情绪的“垃圾桶”? 社工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既然选择了“社工”,就用阳光的心态,去迎接这一路的风雨和彩虹吧。

社工同行在交流的时候,很多时候会自嘲是情绪的“垃圾桶”,收纳来自各方的负面情绪。我们知道,情绪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具有极大的感染力。社工长期接收到来自外界的负面情绪,假如没有很好地转化系统,容易影响到自己的情绪,伤害身心健康。笔者很喜欢一句话,“社工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社工因工作需要,面对很多负面情绪,但是依然可以从中发现积极、正向的东西。

 

笔者最近在与同工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工都处于比较高压的工作状态中,服务对象的消极改变、文书堆积、上司催交资料,还有年底的各种考核……。每天都面临着这些压力,很多同工都觉得很疲累。因此,社工需要一个强大的负面情绪处理系统,变“废”为“宝”,将负面情绪转为正向情绪。

 

笔者发现,同样面对一件事情,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的人,产生的压力大小和负面情绪的程度不一样。当社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小于外界施加的压力时,容易产生压力和负面情绪,例如,一名新入职的社工,相比资历比较深、服务经验比较多的社工,容易在面对各种工作事项时,产生压力和负面情绪。

 

因此,在不能改变外界环境的条件下,我们需要提升社工的心理承受能力。笔者认为,提升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学习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常识。很多时候,同工产生负面情绪,是因为对专业知识的不了解,例如,部分禁毒社工容易因为服务对象复吸产生气馁的情绪,假如这些社工了解到传统毒品吸食者的复吸率高是全世界的难题,那么笔者相信,这些社工对自己的服务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期待,当发现服务对象复吸时,也不至于产生气馁的情绪。

为什么说社工是各种情绪的“垃圾桶”?

第二,掌握方法技巧,提升专业能力。笔者发现,社工产生负面情绪,很多时候是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遇到瓶颈,产生无力感和失落感。例如,社工在面对一些“疑难杂症”的个案,不知道要怎么处理,感到束手无措,这个时候,社工可以及时向上级主管反馈,获得协助和支持,请教督导,厘清服务开展的思路和方向,这也是社工不断学习、不断突破、不断成长的过程。

 

第三,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从失败中摸索成功的路径。“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社工需要反复诵读回味的一句话。社工要学会带领服务对象从其过往的经历中,寻找成功经验,寻找其改变的方法,增强其改变的动力。例如,部分社工在增强服务对象戒毒康复动机的过程中,会发现在服务对象的几段戒毒经历中,有一段时间是操守保持得比较好的,社工可以从这段时间进行深入挖掘、探索,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保持良好操守的方法是什么,重要他人是谁?

 

第四,接受“挑战”,提升情绪管理能力。社工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被服务对象“挑战”的情况,容易挑起负面情绪。社工要从多个角度看“挑战”,提升情绪管理能力。一方面,服务对象纯粹是为了发泄情绪,社工耐心倾听,适时给予恰当地回应,等服务对象把情绪宣泄出来之后,社工再与其商讨服务跟进的方向;一方面,服务对象自己不知道怎么处理,想试探社工,从社工方面找到处理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社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服务范围、能力,决定该个案是否由自己跟进,跟进的方向、内容,还是由管理层协助自己跟进,亦或是个案的问题已经超出了机构的服务范围,那社工就要向服务对象澄清,做好转介的准备;一方面,服务对象对社工存有敌意,通常来说,这种情况,并不多见。社工在这种情况下,要了解清楚服务对象对社工存有敌意的原因,如果是误会,社工要做好澄清解释,如果不是误会,社工可以向上级主管反馈,共同商讨跟进介入的方式,或者转介其他社工,让其他社工进行跟进介入。

 

社工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既然选择了“社工”,就用阳光的心态,去迎接这一路的风雨和彩虹吧。
作者:温婷
来源:微信公众号:社工观察


社工什么
本文《为什么说社工是各种情绪的“垃圾桶”?》由社会工作者小编收集整理网络,并不代表社工网的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的文章,请点击查看社会工作博客网其它文章,请关注社会工作者博客网,本文地址:http://www.shehuigongzuozhe.net/shehuigonzuo/meiriyitie/13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