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相信的力量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相信相信的力量 选择相信并不是不知道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不信任的因素,而是相信越多人相信这个世界是可以改变的,投入到改变这个世界的行列中,世界被改变的可能性才会逐渐增大,大到最后真的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什么是相信?问三个问题就可以测量出来了。“你相信自己会改变吗?”,“你相信别人会改变吗?”, “你相信这个世界会改变吗?”。这三句话结合实际情况可以衍生出很多的话语,比如 “你相信你的减肥计划会有效果吗?”,比如“你相信你可以和甲方处于平等的合作地位吗?”,比如“你相信你所在的社区可以变成你期望的样子吗?”。

 

我见过很多人是不相信的,他们说“别想改变我,我是不会改变的”,“你以为你是谁,想怎样就怎样吗?”。当然,他们信不信是他们的事,我会选择相信。因为只有相信才会努力去做,只有努力去做才会有实现的可能,至于最后究竟能不能改变,谁也没办法预料。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足够的相信和努力完全有可能成为引起事情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让那些不可能的事情成为了可能。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艰辛,但最终的成果一定会让这个过程变得值得。

 

第一次见证相信带来的改变是在大学的时候。大学时,我就读的学校非常重视社工价值观和实践,其中包括邀请两名来自香港的社工老师给我们上课,这个举措让我得以观察香港社工老师和本土社工老师的区别。相同点是他们都重视社工实务且实务都很扎实,不同点是从香港社工老师言行中更容易感受到他们的社工价值观,以及他们对“人是可以改变的”这个信念的坚定。因为这两位老师,我开始相信相信可以带来改变。

 

大二的时候,部分同学开始缺席。所有的老师都鼓励他们来上课,并采取了相应措施。比如表达“老师很希望能够看到你过来上课”,比如表示会在成绩考核制度中降低出席次数所占的比例,增加课堂表现和课程作业的比例,比如会在这些缺席同学上课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举措都差不多,不同的是你可以感受到香港社工老师言行中坚定的相信的信念。八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我依然能够很清晰的记得他当时说话时那真诚的小眼神,和那傻乎乎的相信的表情。也许“傻乎乎”这个词很不礼貌,但如果你也在现场,你也会觉得那表情用“傻乎乎”来形容才是最合适的。当时我并不相信他们的举动能带来什么改变,只觉得他们挺傻的,居然去做并且相信那些不可能会发生的事情。那时的我虽然期望人是可以改变的,但却很坚持的认为人是不会改变的。另外,在不信任弥漫的时候,随着大潮流一起选择不相信才是明智的选择。选择相信不仅不会保护自己,反而会让自己陷入被伤害的处境。就像在背着沉重保护壳的世界,一个脱下保护壳,将自己脆弱一面展露出来的人更大的可能是被伤害而不是因为被信任而保护。在那种情况下,坚定的选择相信,并为这份坚信而努力真的是只有傻瓜才会做的事情。当然,那时候的我并没有料到后来的自己一样成为了选择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