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会工作发展之于内地可取之处-90后社工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香港社会工作发展之于内地可取之处-90后社工 诚然,香港和内地社会工作的发展,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且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也不能完全批判。以唯物论的观点来看,社会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新生事物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要经历许多曲折,我们也无需完全向香港社工看齐,取其精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香港社会工作发展之于内地可取之处-90后社工

文/成都市同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曹婷

成都市同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自2012年成立以来,历经7年风雨洗礼,在机构管理、社工培育、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新型政社关系的逐步构建,成都市同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立足长远发展的现实需要,特制定了社工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让同行社工到社会工作发展的先行地区、优秀地区交流学习。

去年,我有幸随同机构一起前往香港学习。我们感受了香港的历史和风土人情,也了解了香港不同领域的社工服务,让我看到了内地在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提高社工的社会认同感

“社工”作为一项社会职业,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

“社工”是一份神圣光荣的职业!在香港,社工这个职业家喻户晓,如医生、教师一样受人尊敬。上世纪80年代,香港经济迅猛发展,为解决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香港借鉴英国社工体系的发展模式使社会工作逐渐发展,至今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发展体系。内地社工在这十年的发展中,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资方要求、机构规定、服务对象需求面前,社工仍感觉很“卑微”,大多数人对社会工作一无所知,社会认同感低。大力宣传社会工作,提升社工的专业能力、专业自信,让社工成为社会敬重的职业很有必要!

二、探索本土化社工服务项目的有偿性

从参访学习的机构来看,目前香港地区的社工机构有一部分依托于基金会和香港赛马会;一部分社工机构经费来源依托于香港基督教青年会及自我创收;部分机构依托于政府资金支持和商界捐赠。综合来看,政府资金支持不是香港社会工作的主流,民间资源的注入和自我创收是当前香港社工机构的主要保障。他们用信仰、用社工理念去开展专业服务,适量地收费也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

目前,内地社工机构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购买服务、少部分机构会获得基金会的支持和社会捐赠,缺乏自我造血功能。社会工作,定义为非盈利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但保障服务成本、社工机构实现自我造血、我们的服务项目做出亮点,高质量的有偿服务有何不可?撇开托底线的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发展性的社会工作,有偿服务既有利于使服务对象更稳定、精准,也有助于保障服务质量。不完全依托政府购买的社工服务项目,是内地社会工作探索、发展值得借鉴的!虽然这一点在短时间很难实现,但却是真真切切需要学习和改变的。

三、提高资源筹措、多方联动的工作能力

资源链接、多方联动是社工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目前内地社工面临的一大难题,那香港理工大学活龄学院是怎么做的呢?

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养老问题,香港理工大学活龄学院积极回应社会需求,依托香港理工大学23个与老年学科建设相关的专业学科,以医疗及社会学为基础,开展老龄研究,运用学术成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生活水平做贡献,在香港高教界堪称推广应用型教育及研究的先驱。这不由地让我想起了社工的跨专业团队!为了一个共同的“社会养老”问题,不同范畴的专家针对老年问题进行跨专业协助,归纳新颖实际的解决方法,与社会各界携手合作,通过科研和持续教育,激发老人活力,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创造友善社会。

这样高水平的服务项目,仅靠社工行业的努力实现起来比较困难,政府的推动+行业的探索,还是能够实现的!

四、“术业有专攻”,提高社工机构服务的专一性

唐代散文家韩愈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社会工作涉及的服务领域众多,有儿童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每一个领域都需要深入钻研才能形成一套完备的服务模式,这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

香港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大多服务于某一特定领域(如香港理工大学活龄学院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风雨兰以受性侵害女性为服务对象、协康会赛马会中心以0-6岁发展迟缓的儿童为服务对象) ,他们持续几年至数十年开展这一领域服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较专业的服务手法及创新模式。反观内地,这十年来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行业低门槛准入标准、低薪酬待遇、高流失率、社工机构服务领域过于广泛等。社工机构过于广泛的服务领域,导致专业性降低,难以在某一特定领域深入研究,“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结果就是什么也无法深入、精准。

诚然,香港和内地社会工作的发展,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且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也不能完全批判。以唯物论的观点来看,社会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新生事物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要经历许多曲折,我们也无需完全向香港社工看齐,取其精华,探索本土化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才是关键!

个人简介:曹婷,女,中共党员,中级社工师,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从事社会工作3年,现任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街道五星社区社会服务中心负责人。

 
本文《香港社会工作发展之于内地可取之处-90后社工》由社会工作者小编收集整理网络,并不代表社工网的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的文章,请点击查看社会工作博客网其它文章,请关注社会工作者博客网,本文地址:http://www.shehuigongzuozhe.net/shehuigonzuo/meiriyitie/13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