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社区社会工作已经三年多了,在工作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社工就是做活动的”、“你们做的这些活动,我们也可以做”……听得多了,也不免对自己这份职业产生了疑问,难道社区社工的可替代性真的这么强吗?社工的专业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作为一名社区社工,我陷入了对自己职业的思考:社工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
你拥有社工思维吗?
如果说评判一个社工专业不专业,我想最大的区别就是看他有没有社工思维了,什么是社工思维,就是具备社工专业的价值观和理论知识,能从专业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举个例子,比如青少年厌学问题,一般人都会从青少年身上找原因,甚至强制孩子去上学。那社工思维就会从专业理论角度出发,比如“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成员出现问题是由家庭之间沟通不良所导致的。家庭是一个系统,相互联系和相互排斥,在这个系统中每个家庭都需要极力维持家庭的平衡,否则该家庭就会出现问题。”社工根据家庭系统理论,会对青少年的家庭成员以及朋辈群体走访了解问题,并制定服务目标和介入策略,最终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所以社工思维是有一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做支撑的。
你的学习力够吗?
很多人在刚踏入职场的时候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慢慢就出来了,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习力不同。有的人在工作中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刻意的总结思考,积累经验,同时懂得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新的知识,不断的提升自己。作为一名社区社工,平时工作内容比较琐碎,会和各种群体打交道,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专业能力、沟通能力、活动策划与撰写能力……不“全能”一点好像还真做不了一名合格的社工,但是在真正的工作当中,很多刚入职的社工是不具备这么多能力的,而且各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社工本身加强学习,比如很多同工不太擅长文字撰写,可以多关注一些专业平台的公众号,多研究观察写作“套路”,最开始的学习就是模仿,再一个就是多练习写作,可以每周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例如一周围绕一个主题写一篇文章,不断地打磨自己的文字,写作水平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现在是互网联时代,很多学习资源在网上轻而易举就能找到,一些专门的网络学习平台更是为学习提供了便利,就看大家愿意不愿意花时间去投资自己了。不断地学习提升自我的社工,是很难被替代掉的吧。
你的服务到位吗?
做社工,除了专业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服务,服务是融入社区居民的第一步,只有做好服务,才能和居民建立起有效联系,得到居民的认可与支持,工作开展才能事半功倍。所以在工作中,做好服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社工,专业能力再强,如果不能放下身段用心做好服务,就很难得到居民的认可。有时候我们评价一名社工做的如何,就是看他的居民基础好不好。包括第三方评估,居民的满意度占比是非常高的。所以能深入融入居民,拥有自己居民粉丝的社工,绝对是一名不好替代的社工。
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社工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作为一名社工,唯有不断的学习提升自我,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被行业淘汰,成为一名经得起检验的优秀社工。
作者:刘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