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路上,有一群可爱的人在激励着我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复工路上,有一群可爱的人在激励着我 疫情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类社会的脆弱,但也照出人性朴素的光辉,照出劳动者坚强的意志。精神障碍患者,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经历,他(她)们需要默默隐藏着自己得病的小秘密,心理上承受着更多的世人眼光,生理上要忍受疾病或服药带来的不适感,努力在各自的工

文/深圳社联社工 邱永凤

 

每年春节前后,中国的车站、机场、港口都是忙忙碌碌的,服务于回家探亲和务工返岗的大迁移工程。但2020年春节却例外了,在1月23日进行疫情的严防管控政策下,春节探亲的人都改为在家防疫,节后的返岗高峰也因春节复工复产要求一延再延而推后。


作为一名深圳的精卫社工,也经历了居家办公和真正复工的过程。居家时会跟进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防疫措施,到工作场所复工后,和更多的患者进行了视频随访和面谈,了解到了这一群可爱的人的复工情况,深深为其感动,同时激发了更多地学习专业知识,做好我的实务准备,加强与同行的交流,提升服务理论水平和技能。下面我来分享四位服务对象的复工。

 

案主1是四川籍,他在2月中回到深圳复工。由于疫情整个服务行业都受到了影响,2月客人并不多,3月他开始忙碌起来,4月就恢复到正常水平了。精神患者要保持长期服药,避免复发,但一般药物多少都有些副作用,有时会嗜睡,有时会导致某些部位不适感,每当这样他都会全程忍住,因为他不能被同事发现,以免受到同事歧视或老板发现后工作不保。若有同事问起他吃的药品,他会笑答是保健品。多年病程的他孤身一人到深圳工作,凭借一技之长养活自己还要寄钱给留在老家的儿子读书。由于工作原因,他需要穿着打扮潮流,但何曾想他深受过精神疾病困扰多年,幸好他积极治疗规律服药促进康复。得益于深圳的政策及社工的帮助下,他顺利办理了免费服药,每月可以到慢病院领取一定额度的药品;还获得工作站帮扶小组的支持,缓解经济压力;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每年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并得到由精卫医生和社工等帮扶小组定期的身心灵关爱。为此,他深深体会到“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感觉,深圳不仅解决了他的生存和就医服药问题,更让他得到关爱和温暖。

 

案主2是湖北籍,她在2月底回深并进行了14天隔离。作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患病不足一年,尽管坚持服药,抑郁的“黑狗”还时不时会来找她。去年底辞职回湖北,没想到前东家春节后又联系她复工,于是每天坐17个地铁站去上班。但最近服用的药物导致她记忆力突然间减退,手也会发抖,工作太忙的她扛了一周才去康宁医院,医生根据她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用药,这些症状很快就消退了。她自己也笑着说,以后一定要多点去看医生,医生是专业的,能帮助她。她同样也办理了免费服药、得到帮扶小组的支持,和妈妈居住一起,由于积极康复,社工看着这位努力工作、皮肤白皙的姑娘愈发觉得她更美丽了。

 

案主3是广东籍,春节前一直在深,就等节后去约好的融合教育机构面试。但因疫情,学校和教育机构久未复学,她成了待业人士。久不复工,家人看着她不免有些担心,劝她先找个别的工作赚点生活费就行,但她还是希望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做一名融合教育人员。这位将近十年病程的姑娘,中间住院治疗过3次,一直坚持服药,现在康复得很不错。看着疫情期间这么多爱心医护人员的付出,她深受感动,就在中国人体捐献器官捐献官网做了志愿登记,希望以后遗体可以成为临床医疗、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以此为中国的精神疾病治疗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爱心。捐献器官的事情令家属特别是父母难以接受,在她的劝说及社工与家人的沟通下,父母不生气了,希望她尽快上班就行。这位特别有爱心的姑娘,让人肃然起敬。

 

案主4是贵阳籍,节前回老家一直等到4月份儿子复学了才回深,然后马上复工。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免费体检也特别健康,状态良好,问及是什么办法康复得这么好。她说主要还是坚持工作,如果我不工作,我老公和家婆说不会给钱我花,因为在家不上班的话不需要花钱。所以我就一直坚持工作咯,貌似家人的决绝,倒使她的病情得以康复。


疫情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类社会的脆弱,但也照出人性朴素的光辉,照出劳动者坚强的意志。精神障碍患者,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经历,他(她)们需要默默隐藏着自己得病的小秘密,心理上承受着更多的世人眼光,生理上要忍受疾病或服药带来的不适感,努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坚守。这种坚守精神鼓舞着我这名进入这个领域时间不长的社工,感谢遇见你们,在复工路上,我会更加努力的!

本文《复工路上,有一群可爱的人在激励着我》由社会工作者小编收集整理网络,并不代表社工网的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的文章,请点击查看社会工作博客网其它文章,请关注社会工作者博客网,本文地址:http://www.shehuigongzuozhe.net/shehuigonzuo/meiriyitie/13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