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志愿服务网络,助力社区防疫工作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编制志愿服务网络,助力社区防疫工作 疫情防疫战面前,没有人是旁观者,每个人都是责任人。社区需要聚微成炬,发挥各方志愿资源的优势力量,扩展防疫工作的志愿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度、广度和温度,汇聚起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服务好社区居民群众,助力社区恢复活力

文/深圳市宝安区海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蒋杰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妆病毒肺炎疫情,需要全力筑牢社区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确保“外严防输入、内严防扩散、严防再输出”,让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习近平总书记也指明方向:“对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要加强组织引导、畅通渠道、鼓励支持”。的确,有的社区十几个小区,常住居民达数万人,单靠几十名社区工作人员,打赢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疫战显得很吃力。这时就需要依靠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尤其是发挥社区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首先,“化零为整”,联动社区志愿优势资源。在社区防疫工作中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动党员志愿者,尤其是老党员志愿者,发挥其先锋模范带动作用,继而联动社区其他爱心人士,形成联防联控组合拳。如发挥医务义工队伍的医疗专业知识,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动员,提供居家医疗卫生防控指引,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居家护理等服务;团结团员青年组织举起青春旗帜,热情充当“服务员”角色,进行体温测量、快递分拣、义站值班等服务工作;挖掘爱心商家联盟的特色优势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义务理发、口罩赠送、线上公益课程等服务,为社区义工提供慰问物资、后勤保障、关爱行动等服务。在这个阶段,社区需全面联动社区各方力量,挖掘一切可利用的志愿优势资源,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战役中去。

 

其次,“以队促进”,推动组织化的运作模式。俗话说:独行快,众行远。当有了可利用的志愿资源后,还需要加强组织引导,推动组织化的运作模式。笔者所在社区通过组建“专业社工+党员义工+医务义工+团员青年+爱心商家”的社会化专业服务队伍,广泛动员社区爱心力量参与服务的同时,以队伍促进服务,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的整体输出。社区先后在九个小区设立了“党群先锋义站”,以义站推动志愿资源的组织化运作,每个站点设有党员先锋岗、青年突击岗、防控辅助岗、卫健保障岗和居家帮扶岗五个岗位,并安排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作为站长。工作人员则着重加强对站长的线上培训与管理,让站长成为每个站点的“领头羊”,能负责所在义站的统筹安排,如人员安排、任务分工、突发事件处理等,而其他人员则当好“宣传员”、“服务员”、“守门员”、保健员”、速递员”等角色,为社区防疫工作和居民服务工作做好具体服务推进。

 

最后,“以点带面”,搭建社区爱心循环生态圈。社工在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化的运作模式时,也需要为志愿者建立各类保障和激励措施,积极带动党员、医生、团员、商家的持续参与热情,构建社区爱心的循环圈,实现多方共赢的新局面。首先是后勤保障要准备好,分发口罩、洗手液、中药包、消毒液等防护物资,为参与服务的义工提供安全保障。与此同时,建立社区防疫义工微信总群和义站微信分群,鼓励义工反馈在服务中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分享在参与服务时的感人事迹与心得体会,而社工则需要及时去处理和回应。其次是服务项目要深入好,除了常规的社区疫情防控、疫情防控宣传、居民后勤保障等服务,也可以视社区能力开发一些特殊群体的慰问与帮扶服务,如组织义站义工与空巢老人开展结对服务,组织医务义工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进行居家护理等,在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针对性服务的同时,深入防疫服务项目的开展,增强义工的服务成就感。最后是服务价值要体现好,一方面建立“时间银行”制度,做好积分存储和兑换工作,让参与者享受一定的物资回报,另一方面树立“典型事例”宣传,挖掘典型优秀人物和感人事件的宣传,让参与者获得一定的精神激励。


疫情防疫战面前,没有人是旁观者,每个人都是责任人。社区需要聚微成炬,发挥各方志愿资源的优势力量,扩展防疫工作的志愿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度、广度和温度,汇聚起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服务好社区居民群众,助力社区恢复活力。

 
本文《编制志愿服务网络,助力社区防疫工作》由社会工作者小编收集整理网络,并不代表社工网的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的文章,请点击查看社会工作博客网其它文章,请关注社会工作者博客网,本文地址:http://www.shehuigongzuozhe.net/shehuigonzuo/meiriyitie/13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