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州市金水区梓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华芳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耳边便经常出现同工夸赞的“优秀”两个字,带着真心的夸赞,也带着脱口而出的习惯。最初,还会脸红红,心惴惴,自我小小怀疑一下,这是真的吗?我说的话,我做的事,在别人眼里达到优秀了吗?后来,经常听到了,反而是泯然一笑,说一句“商业互捧”,倒不会心潮澎湃到惴惴不安了。
专门去查了字典,优秀是指一种客观差异,泛指人某一特质突出、好的意思。也有人说,承认别人的优秀,是一个人优秀的开始。静下心来仔细回味,我们说优秀,可能是一种主观差异,优于他人的某一点特质或成绩,秀在世人的眼中之后便是点赞的基础。笔者参加了高级社工师的考试,秉持着助人自助的原则认真的答完了题目,同样准备好了明年再战,后来说起考试过程中的运气,两道题完全不知道内容却因为选答完美避过,其他题目虽能根据实务经验答出一些内容,但下了考场就知道,专业的表述还是自己的弱项。有沮丧,但也安慰自己,比着缺考的同工,嗯,我的出勤很“优秀”。
笔者看来,优秀是一种主观的差异,首先是有优于他人的某一点特质或成绩。每一个坚持在社工行业中浮沉、扎实服务的人,是首先优于他人的一种特质。面对着不理解、不认同也能持续微笑、诚信服务的人,也是优于他人的一种特质。笔者看到,党群项目的社工开馆提早、闭馆延迟,时不时加个小班,迎接个检查,开多场在专业人眼里不太专业的活动,写一些尝试研究的“小作文”,协助服务对象解决点不是问题的问题······琐碎、耗时,泯然与众项目,但却不可或缺。渐渐的,党群社工开始反驳自己,我优秀吗?不,我没有做专业的个案,也没有介入什么危机,同样不擅长与领导沟通,这样的我并不是优秀的,逐步开始内敛,不愿秀于世人。
秀于世人知,才获优秀语。我们知道的优秀社工、了解的优秀案例,听到的优秀项目,想必都是“秀于世人”之后的结果。酒香怕巷子深的年代,展示自己成为了社工必点亮的技能。最近,笔者所在的项目面临着中期评估,为了全面促进社工的发展,评估组标注PPT汇报由非项目主管社工进行。这个标注带给了一线社工挺大的震动,“我不敢/我不会/我不想/我害怕讲不好。”是常见的说辞,一线社工的“秀于世人”常常缺少主动,更见于被动而推辞。但其实,能被作为备选的汇报人是熟悉项目运营的,是有统筹服务经验的,也是有主持大型活动现场的经历的,偏偏由于听众的不同,秀于人的主动性消退殆尽, 被动性十足而无法推脱,确是十分可惜又无奈。
拉拉杂杂这么多,其实只想说,一线社工也好、主管社工也罢,浮沉于社工行业,总有那么一项优于他人的特质或成绩的,那就请主动的秀于世人。虽不可狂妄自大,但也不要妄自菲薄,相信你真的很优秀,夸赞别人的同时,不要忘记为自己也点个赞哦!
若无法共勉,那便自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