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市心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莹
初次接触社会工作是在大学的时候,那时候还不知道社工为何物,用何处就被调剂到这个专业。后来上网查询得知原来社工它指的是非盈利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细想下自己身上活泼、热情、好学的特质好像也与社工相匹配,所以大学也一直在老师的带领下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毕业后我来到了广州市心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这家中心通过专职社工、心理咨询师、护士、康复治疗师、志工等,为精神病康复者、怀疑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士、残疾人、特殊儿童及他们的家属或者照顾者等,提供心理疏导、事前预防、危机介入,实时支援、个案跟进服务、康复训练、居家照料及生活护理服务、居家家政残疾人服务项目,建立各类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而我就作为专职社工服务于精神病康复者。
本来满腔热血计划着自己做服务时第一步要与康复和建立关系、第二步要评估好康复者的需求、第三步要制定计划、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但我的热情很快就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现实并不如预期顺利。把社工拒之门外、对生活毫无希望、找不到切入点、明确表示不需要接受服务的康复者,让我一筹莫展,开始怀疑自己的专业性,甚至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社工。
就在我举步维艰,心生放弃念头时,一束束光芒照耀进来,告诉我:走下去,你会收获更多。
走下去,你会收获更多温暖。因为服务地区比较偏僻,我们平时面谈都需要开电动车到村子。有一次电动车电量不足,我和另一位同工只能逗留在康复者家里。为了避免我们产生焦虑,康复者及其家人一方面帮我们向邻居借合适的充电线,另一方面陪伴我们。有一位家属还专程把工作时间推后,当时他打电话给老板时提到的原因是家里来了很重要的亲戚,要陪伴她们。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我们在康复者心中的份量,也温暖了我们的心。
走下去,你会收获更多真心。服务一开始都需要我们和康复者建立良好关系,大部分康复者都比较欢迎我们,认为我们是他们的好伙伴或同行者。但也难免遇到不了解或不愿意接受社工的康复者,而啊李(花名)就是其中一个。最开始接触啊李,他对于陌生人都是不主动、不拒绝、不回应姿态,给人一幅冰冷不可靠近的感觉。家属表示他就是这样子,大家对他也不报希望。我没有放弃,联动家属的力量,从家人口中得知啊李之前的兴趣、生活的圈子、工作经历,后来得知他特别喜欢看电影,根据他的口味下载了周星驰的《长江七号》和他一起看。观看到一半时,我发现啊李转身去擦眼泪,面谈结束的时候啊李说了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外人都不愿意接近我,谢谢你”。从这次面谈之后,我发现啊李的眼神多了些期望和真诚。
走下去,你会收获更多成长。服务群体的特殊性对我们的要求更加高,所以我会更有耐心去对待康复者,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状态来决定对待我的态度。有时候同一个康复者今天愿意接见你,明天也可能会拒绝你。去学习,去成长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但让我感动的是原来我们的家属可以看见你的努力,允许你慢慢成长。“你放心去尝试,我们可以陪你成长”这是其中一位家属鼓励我的话语。
作为一名社工,我是幸运的。感谢他们丰盈我的人生,我也愿意付出我的力量,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有一点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