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照亮黑暗 | 社工心语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温暖照亮黑暗 | 社工心语 社工一词其实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还是很陌生的词汇,甚至有些人还会将社工与志愿者搞混,但是随着社会福利的逐渐提高与社会发展的加快,社工已经慢慢普及,那到底什么是社工呢?

文/郑州市金水区梓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董慧

 

社工一词其实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还是很陌生的词汇,甚至有些人还会将社工与志愿者搞混,但是随着社会福利的逐渐提高与社会发展的加快,社工已经慢慢普及,那到底什么是社工呢?

 

疫情面前勇担当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国民都有点慌张,但在此时医护工作者仍然奔赴一线与死神斗争,党政机关人员统一下沉排查社区春如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为社区提供咨询及隔离服务……此时,还有一群社会工作者,他们积极配合各方工作——协助社区为隔离居民送生活用品、开展社区排查、高速路口检查、卡点执勤等,虽然经常被认为是社区的、机关单位的,我们依然会感到满足,因为我们在疫情中为大家多做一点,疫情可能就会早点过去,一起期待春暖花开。

 

同时社工服务没有停止,考虑到居民被要求隔离在家可能导致心情比较郁闷、缺少娱乐活动,社工积极组织线上服务,各种兴趣群、学习群、不同年龄层次的群等等,还有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真正将居民的生活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入,让大家虽然在家里一样能享受到社工服务,让隔离变得更有趣,让生活也能丰富多彩。

 

疫情之下,有众多的人不顾生命安全冲锋在一线,此时社工机构也在号召职工为抗疫捐款,社工都非常积极踊跃捐款、捐物,共同努力让疫情早日结束。

 

为困境儿童涂抹色彩   

暑期七彩夏令营的第一天下午两点钟,一位60多岁的老人出现在活动室门口,“社工张老师是不是在这里?我们来参加夏令营。”我循声望去,发现一个老人带着两个八九岁的孩子,满头大汗,身上穿着薄棉碎花衫,非常朴素。社工赶紧招呼他们进来。老人说:“孩子们听说有画画,还能做手工都开心的不得了,真是感谢你们为孩子提供这么好的机会。”社工将两个孩子安顿好,老人唤我到一边,悄悄问我:“孩子妈妈能进来吗?”她指了指门的方向,我顺着她的手势看去,发现一个近40岁的女人现在门口,微胖的身材,看起来有些臃肿。头微微低望向这边,表情有点恐惧还有点烦躁...“可以,可以”社工赶紧告诉李阿姨并让孩子的妈妈到活动室休息。那女人不住的打量着这里,又看看两个正在活动室内画画的女儿,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瓮声说了句:“这里真漂亮!

 

这是困境未成年人社工项目里的一个困境家庭,孩子的妈妈患有精神残疾,爸爸没有担当,总是到处闲晃,工作也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所以家庭里所有的经济重担和家务、照顾的工作都落在了姥姥一人的肩上。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李阿姨说,两个孩子从来没有报过兴趣特长班,当大孙女告诉自己说“我是班里唯一一个没有报特长也没报辅导班的学生”李阿姨听了特别心酸,觉得对不起孩子,却又无能无力。

 

自从接触社工服务以来,李阿姨经常带着自己的女儿和两个孙女参加活动,参加冬令营、夏令营、周末课堂、户外实践、公益特长班等,社工也会在连接到资源后为他们提供一些物资和微心愿礼品。李阿姨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国家政策真好,社工不仅辅导孩子们学习,还带孩子们学绘画、做手工、外出,一有好事还总是想着我们。真的是太谢谢你们了。”

 

为社区老人增添幸福

因为这是一个农村社区,老人们在孙子上学以后,突然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了,整天在小区的凉亭里聊天,想要做点什么,但是又没有资源也不知道怎么做。社工了解情况后组织他们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属于老年人自己的社区社会组织,他们可以聚在一起跳跳保健操、学学舞蹈、练练太极,也可以组织起来一起做一些志愿服务,打扫社区卫生、维护社区的干净整洁。满满的大家就变得越来越开心,也就更加愿意走出来,也会愿意参加社区活动,投入社区建设中。

 

一位老人对社工说:“你们来了以后,我们才更有信心将队伍建设好,以前就觉得我们是因为喜欢才练腰鼓舞,没有想着能走出去,后来在你们的指导下,现在我们想做好、想走出去。”

 

让社区老年人老有所乐,并且能老有所为。自我价值感的提升让老年人生活的更有品质,也更有幸福感。

 
本文《温暖照亮黑暗 | 社工心语》由社会工作者小编收集整理网络,并不代表社工网的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的文章,请点击查看社会工作博客网其它文章,请关注社会工作者博客网,本文地址:http://www.shehuigongzuozhe.net/shehuigonzuo/meiriyitie/13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