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的4点经历分享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疫情防控的4点经历分享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马艳 单位 | 广州市心康社会服务中心 2020年农历新年的帷幕被疫情拉开,各种防疫、抗疫等信息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不断循环播放,紧张、焦虑等情绪充斥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响应号召,进行居家防疫,但服务如何开展成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马艳

    单位 | 广州市心康社会服务中心 

 

 

 

2020年农历新年的帷幕被疫情拉开,各种防疫、抗疫等信息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不断循环播放,紧张、焦虑等情绪充斥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响应号召,进行居家防疫,但服务如何开展成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反应迅速,组织居家办公

 

 

1月29日,在机构的号召下鼓励项目员工通过电话探访、线上活动的方式为康复者及家属提供服务。

 

接到通知后,项目全体社工同事通过线上的工作会议,讨论具体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刚接到服务任务时,我即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可以开展服务了。

 

通过电话探访,与服务对象进行问候与关心,了解到服务对象及家属,在疫情期间出来了担忧、害怕、恐惧等多种情绪,且对防疫物资的购买、使用不明白的焦虑情绪,天天不出门,不与人聚集,而产生的生活能力、社会能力退缩的情况,这告诉我们,很有开展活动的必要与需求。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担心,线上活动、小组是一种新的活动模式,没有前路开创者的经验,没有外界强大的支持,只有一台手机,一个无线网络,更担心的是,活动得不到服务对象参与,活动中没有人回应怎么处理?

 

 

二、贴合实际,善用网络平台

 

 

3月9日,借助网络,我们和康复者及家属们建立了各类微信群,及时提供各类服务提升大家的解难能力并舒缓情绪、宣传抗疫知识讲解预防措施。为了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我们还设计了制作美食等各类活动让大家进行自我展示和点赞鼓励。

 

通过这些活动的尝试,帮助精神康复者的情绪舒缓了焦虑的担心情绪,及不能出门的抑郁情绪;通过链接资源,使他们及家属了解了领取、购买防疫物资的途径,为日常的防疫提升了保障,同时提升了解难能力。

疫情防控的4点经历分享

疫情期间,长时间被迫待在家里,精神康复者和家属们会有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我与另一名“阿静”社工,策划了“歌声战“疫”精神康复者小组”等一系列有小组,也在线上开展了。

 

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通过网络、多媒体传播正能量,从网络服务的角度出发,可以做到安全有效、成本管控、情感共鸣,同时歌曲的多样性为大家提供了人人皆可参与的便利,没有统一的门槛和障碍、均可参与,这样便于推广。

 

活动取得成功的同时,我们也在反思和总结,社工服务是要充分考虑疫情特殊时期的活动有效开展,必须通过集思广益和共同参与,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成功,获得大家的支持。

 

小组给在家中隔离的精神康复者支持与力量,也缓解了他们的焦虑情绪,使他们知道,一直有社工在他们身边支持、关心着他们的身、心、社、灵!通过小组活动,精神康复者不但减少了孤独感,增进了与家人的感情,提升了生活的力量,同时也通过小组活动,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三、常态化防控,逐步恢复我们的线下服务

 

 

 4月9日,收到机构通知,可以进行线下的入户探访,做好个人防护后,我们逐一入户,来到了太平村虾姨的家中,虾姨是一名精神康复者,母亲长期卧床,虾姨独自一人在家照顾母亲,长期的封闭生活在见到了我们,仿佛见到了家人,脱口而出:“马社工你们终于来了!就想和你们见见面,说说话”,通过我们聊家常的过程,康复者的精神开朗很多,情绪得到明显的缓解。

 

坤叔是一名多重残疾人,因为长期封闭单独在家,手机欠费停机无法与在外的亲戚正常联系,自身因不认字,不会进行手机话费充值,见到我们探访,第一时间帮助他完成充值,看着他和家人打电话联系时洋溢的笑容,我们心里就明白了他对社工服务的满意。

 

太平镇高田村的黄阿姨是一名抑郁症康复者,长期封闭在家的时间仍需按时服药,但个人又害怕不会医院的各项防疫表格填写和拥挤,因此不敢前去取药,是我们第一时间陪同康复者前去取药避免了不能按时服药的危险隐患。

 

 4-8月,为了进行入户探访,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不仅要每日健康码的申报和各项防疫措施进行个人防护,最大的困难是入村,因为很多村庄进行了封闭(例如油麻浦、黄溪村、太平村),多次和村干部交涉都无法允许进入(作为一名社工可以理解村委的做法),我就蹲守在封闭口等有认识的村民出入时,让他们带物资和信息进去给我服务的康复者;提升联系康复者,让他到口的封闭口来与社工见面,进行我们的社工服务。

 

因交通管制,很多路线都不能顺畅通行,为了节约交通时间、提高服务效率,我们出行时要提前了解村道的管制情况,制定最近的交通路线从而更直接有效的完成当日的任务。我们在这么高压不可抗拒的客观环境下,排除万难,为服务对象带来了同等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服务……

 

通过有效的提前计划和灵活的解决方法,我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服务指标,与机构的同工一起相互协助、配合,顺利完成了上半年的服务评估,得到第三方评估专家的认可与夸奖。

 

9-10月,我们可以开展线下活动了,这证明了国家防疫的力量,也证明了我们全国人民共同抗疫的成果。从线上活动转为线下线上双渠道后,服务工作更加快捷、有效的一些体现和转变,例如一些平时不参加活动的康复者,现在能参加线上的活动,并勇于在微信群里表述心声,开通线下活动后,他们能主动走出家门来到中心,参与线下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有主动表达感受的行为,更加愿意展示自己的各种手工作品和活动作品,比以前活泼、自信、开朗。

 

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在疫情期间,我服务的27个服务对象,作为高危易感染群体,没有一例疑似病例、没有一个发病、或者情绪反复,太平站点服务的100名服务对象,全部安全、没有出现较大情绪波动。

 

 

四、服务反思

 

 

通过这次抗疫工作,我总结反思:服务不是程式化的,随着服务对象的需求不同,会有不同的服务方式,根据环境的改变,也会进行更多服务的改变,根据国家政策的不同,我们也可以有不同服务类型的尝试与探索,通过这次的疫情,我们也衍生了另一个服务形式:“线上服务”。

 

服务仍在继续,抗疫仍在进行,我们的陪伴与支持也在见到成效,相信只要我们给生命足够的信心,生命就会给我们无限的可能。

本文《疫情防控的4点经历分享》由社会工作者小编收集整理网络,并不代表社工网的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的文章,请点击查看社会工作博客网其它文章,请关注社会工作者博客网,本文地址:http://www.shehuigongzuozhe.net/shehuigonzuo/meiriyitie/13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