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督导内容总结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社工督导内容总结 社工督导内容总结,督导面谈不仅仅是督导在社工行业经验积累的传教,还涉及到社工所处的阶段、工作情况、性格特征、特定环境、专业成长等因素,每一个社工的面谈都需要督导量身定制。

 

知己知彼

 

作为一位一线社工,每到督导日,需在督导前3天反思自己的工作,审视工作状态,做到知己,填写督导议程表发给督导,督导如有补充议程,则填写督导补充议程于督导前一天发给被督导者。而作为一位督导,需要做到知己知彼,所谓知己知彼,是先评估自己的状态,再评估社工的状态,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社工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督导是一位资深的社工,但也不是社工面临的所有问题督导都能帮助社工有拨云开雾、豁然开朗的功效。督导每一位社工时,督导对自我的能力、自我的状态有一个审视,通过社工提交的督导议程,督导会对社工的工作状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方向性、针对性对社工提供服务。

社工督导内容总结

2

面谈内容

 

根据自己被督导的经验来看,社工再提交督导议程的时候,往往局限于自己的服务发展,也是社工所负责的工作,比如:个案进展、小组工作情况、 特别的计划、处理特别问题等。其实面谈的内容还有管理方面:检视工作量、记录交代、日常工序、执行政策方面等;个人及专业成长:专业发展需要、培训、培训后的经验反思、事业发展等;工作分享:工作感受、团队合作、人际关系、对外合作关系等;专业经验,其他项目如检视督导契约、整体工作表现、考核评估等。

3

互建信任

 

一线社工与服务对象需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只有当服务对象对社工产生信任之后,服务对象才会敞开心扉,接受社工的专业服务,述说困境。相应的,督导与社工之间也需建立互信关系,督导身兼行政、教育、支持三大功能,相对于社工来说,督导与社工属于上下级的关系。督导需凭借个人魅力,而不是行政职位来迫使社工尊重督导。而是社工对督导的个人魅力,对督导的个人手法,对督导有共同的信念等因素与督导建立互信的关系,在情感上感觉督导是理解自己的,在专业上信服督导手法,这样有助于提高督导质量。当然,督导与社工也会存在某些问题上的分歧,这就需要督导与社工在面谈的时候,针对问题,调整双方的期望,以防某些问题而导致双方的互信危机。

4

面谈技巧

 

面谈,简单理解是社工讲述,督导回应。在社工讲述时,督导应该聆听什么,应该怎样回应。督导关注社工讲述的事件、行为,想法,但也必须关注社工的情绪,一个人的状态对事件的处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督导在回应的时候,也要考虑社工所处的工作阶段同需求。督导在回应的时候,自己需要掌握一个方向,切不可被社工的思维带着绕圈子。发问时,督导要清晰的知道问题会去到哪个方向(坐标), 清楚想要社工回答的是哪个方向的问题,而不是要有正确的答案。

 

针对不同性格特征的社工,督导需要有不同的回应技巧,有的同工在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时,通常会出现“但是”转折语气,也许“但是”不止一个,这时督导就需要抓住社工“但是”中的一个重点问题进行探讨,督导对社工应多鼓励,挖掘点滴成长。

 

在督导时,有的社工沉默不语,这也令督导头痛,这时督导可以尝试从社工感兴趣的话题开始,或是从社工的工作文书记录着手,让社工复述文书记载的内容,让社工打开话匣子;

 

有的社工工作很积极,在督导提出的方案中,很愿意去尝试,这类社工涉及的问题是后续的跟进工作,以及实际情况考虑周全,这就需要督导和同工约定具体的细则,后期跟进的进度等详细、明确的契约来确保工作完成的效率、效果;

 

另一类社工被督导时,任何问题的出现,表现一副“不关我事”的态度,都是其他社工或是客观因素的造成的,这需要督导引导社工进行个人反思,如果该社工在出现问题依旧推卸责任,督导有必要依照机构的规章制度办事。

   

督导面谈不仅仅是督导在社工行业经验积累的传教,还涉及到社工所处的阶段、工作情况、性格特征、特定环境、专业成长等因素,每一个社工的面谈都需要督导量身定制。
 

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它是由机构内资深的工作者,对机构内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种定期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和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的活动。

作者 | 陈士静
陈士静,80后社工,12年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从事社会工作4年多,中级社工师,现任湖北省凡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主任。
社工督导百科

目录

  1. 1 社会工作督导对象
  2. 2 督导类型
  3. 3 督导的功能
 

社会工作督导对象

社会工作督导的主要对象有四种:一是新进入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者;二是服务年限较短、经验不足的初级社会工作者;三是在社会服务机构实习的学生;四是社会服务机构的非正式人员,主要是志愿者。深圳社工机构,每个月每个人都有一次集体督导和个人督导的机会,也是必须参加的。

督导类型

 1 管理式督导managerial wupervision。督导者是被督导者的上级或主管,具有“上司与下属”的关系。管理式督导强调的是实务工作的完成及其服务质量,焦点集中于特殊议题,从专业的角度看,督导者承担更多的责任。
      2 师徒式督导trtorial supervision。督导者扮演师傅的角色,提供教育训练。师徒式督导强调学习过程,焦点集中于一般议题目,而从专业的角度看,被督导者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
3 咨询式督导supervision。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及其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和责任,是纯粹的咨询角色。咨询式督导同管理式督导较为一致的是强调实务工作的完成及其服务质量,焦点集中在特殊议题上。但从专业的角度看,被督导者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也就是说被督导者根据实务工作的要求,主动寻求帮助和支持更为重要。

4 训练式督导training supervision。被督导者被认为是学生或受教育者,在具体实务服务中,督导者负责部分工作。训练式督导同师徒式督导较为一致的是也强调学习过程,焦点集中在一般议题上,但在专业方面,督导者承担更多责任。

督导的功能

 

社会工作督导具有三大功能,即行政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和支持的功能。所谓行政的功能,要求督导者在被督导者的招募与选择、被督导者的引导与安置、工作计划与分配、工作监督、回顾与评估、工作授权与协调等方面担负指导责任;所谓教育的功能,要求督导对被督导者完成任务时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给予指导,协助被督导者达成专业上的发展;所谓支持的功能,是要求督导者向被督导者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促使被督导者感到自我的重要性与价值感,让被督导者能轻松面对工作
 
本文《社工督导内容总结》由社会工作者小编收集整理网络,并不代表社工网的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的文章,请点击查看社会工作博客网其它文章,请关注社会工作者博客网,本文地址:http://www.shehuigongzuozhe.net/shehuigonzuo/meiriyitie/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