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类活动与建筑工人情感需求相结合服务的案例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节日类活动与建筑工人情感需求相结合服务的案例 在本次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因为时间紧与人手不足等原因,没能做出“寄语墙区”,但是能灵活转变思路,利用红色家园现有的资源,在红色家园映像馆的活动墙上继续进行该环节。这充分说明了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限制,这个时候需要社会

文/深圳市光明新区壹家亲社工服务中心 谢柳芳 张绍藜

一、活动基本情况

(一)活动名称:“迎中秋,庆国庆”红色家园主题游园会

(二)活动对象:玉塘街道勤诚达正大城项目工地上的建筑工人

(三)参与人数:121人

 

(四)红色家园基本情况

光明区玉塘街道勤诚达正大城项目位于光明区城市主干道光侨路以南、松白路以东,北邻光明高新技术开发区,西侧与茅洲河水域相邻,南面接壤长圳社区,东面为工业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7万平方米,规模较大,工期较长,为期3年,由中建二、四、五局分别承包,共有1300余名工人作业,大部分为流动工人,家在广东省外,住在工人宿舍,年龄普遍在40岁到55岁之间,男性居多,文化程度普遍为初中以下,作息时间紧张,空闲时间为18点之后。

 

二、活动背景与目标

 

(一)背景

红色家园内大部分为流动工人,他们远离家乡,在中秋、国庆这样的佳节里,他们本应该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却因为工作而不得独处异乡。随着中秋、国庆佳节临近,红色家园决定组织一场主题游园会,为广大的来深建筑工人,搭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营造节日欢乐喜庆的氛围,让服务对象一起快乐过节,感受“家”的温暖,同时增进服务对象对红色家园的了解,增强其对红色家园的归属感。

 

(二)目标

1.至少吸引100名建筑工人参与到游园会活动中;

2.顺利开展7大主题活动区域;

3.参与者满意度为85%以上。

 

三、理论与方法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edpsycinteractive]。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们的基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归属的需要、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红色家园的服务对象全都不再停留于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他们在中秋、国庆这样的节日里,最需要的是家的温暖,是一种爱的需要。开展以“迎中秋,庆国庆”红色家园主题游园会,促进服务对象融入红色家园,感受“家”的温暖,既满足服务对象归属的需要,也满足其爱的需要。

 

四、活动过程

节日类活动与建筑工人情感需求相结合服务的案例

五、评估

 

(一)评估方法

1、意见反馈表

通过向参与者发放意见反馈表。

2、社会工作者自评

通过社会工作者会议讨论此次活动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

5、参与义工评价

10名义工对于各自分管工作的工作总结、对参与者观察反馈。

 

(二)评估内容

1、意见反馈表中主要了解参与者对活动的目标达成、时间、场地、形式及具体内容的满意度,和对工作人员的评价。

2、工作人员自评内容包括活动的内容安排、人员安排、开展情况、服务效果。

 

(三)整体目标达成情况

1、该活动吸引了121人参与,之所以能完成第一个目标“至少吸引100名建筑工人参与到游园会活动中”,得益于多渠道进行宣传,有微信群宣传和线下宣传栏宣传,特别发动服务对象(熟人)进行宣传,熟人宣传为活动拉来了大批的同乡,也让这个佳节活动更具家乡味,从一定意义上温暖了参与者的心。

 

2、活动顺利开展7大主题活动区域,据社会工作者的观察,每个参与者至少参与了5个活动区域,每个活动区域每次都有10-20个人排队玩游戏。据义工观察,参与猜灯谜和安全知识竞答比较难,参与的人数少,每个参与者逗留的时间却是最长的,而趣味乒乓挑战区第三难,很多人的平衡能力可以,但是踩指压板不行,这也隐射出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普遍不佳。跳跳我最棒跳绳竞技区和踩桥过河趣味游戏区比较简单,服务对象的运动能力不错,可能与建筑工职业体力劳动较多有关。另外,根据义工在活动总结会议上的反馈,义工对社会工作者的分工和活动设置比较满意。

 

3、第三个目标“参与者满意度为85%以上”基本达成,社会工作者发放15份问卷,回收15份,样本回收率100%,各项满意度平均分达4.8分以上,满意度为96%。经义工反馈,约6个对象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跟义工表示感谢,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快乐。

 

(四)存在的问题

1、物资准备不充分

在开展活动前,有构思一个“寄语墙区”,但是由于准备时间不是很充分和人手不足等原因,同时也是为了充分利用红色家园场馆的资源,将寄语墙区放在红色映像馆的活动墙上,引导服务对象将自己的愿望写在便贴纸上,贴到活动墙上。

 

2、活动部分内容过难

由于大部分的服务对象文化水平不高,在选择文化知识问答类游戏时,应该选择更加贴近服务对象生活的题目,而且要相对简单有趣。

 

六、专业反思

(一)贴切服务对象需要

本次活动在中秋和国庆佳节之际,举办这样富有节日意义的活动,对于独处异乡的服务对象来说,不仅营造了节日的氛围,也贴近了他们的心,给他们带去温暖。在设计活动时,社会工作者选择了文化知识问答和简单运动类的游戏,这样一种游园会的形式,对于中老年阶段的服务对象来说比较容易参与,同时是一种新奇的事情,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这就提醒社会工作者选择活动前要认真仔细地分析服务对象的需求,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服务对象特性、接受程度、现有资源条件等因素,进行活动策划。

 

(二)双工联动助推活动顺利开展

本次活动如果没有义工的加持,就不能顺利开展。社会工作者应该加强与义工的合作,积极引导义工发挥其潜能和才能,只有把义工资源用对用好了,才能开展更多让服务对象满意的活动。

 

(三)调动服务对象积极性,提升服务对象自我服务能力

在本次活动中,社会工作者请求认识的服务对象协助线下宣传,给服务对象增权,让其尝试进行志愿服务,同时也是提升建筑工人自我服务的能力,为培养出建设者义工队领袖做积累。

 

(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在本次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因为时间紧与人手不足等原因,没能做出“寄语墙区”,但是能灵活转变思路,利用红色家园现有的资源,在红色家园映像馆的活动墙上继续进行该环节。这充分说明了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限制,这个时候需要社会工作者转变思路,充分利用手上现有资源进行变通。

本文《节日类活动与建筑工人情感需求相结合服务的案例》由社会工作者小编收集整理网络,并不代表社工网的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的文章,请点击查看社会工作博客网其它文章,请关注社会工作者博客网,本文地址:http://www.shehuigongzuozhe.net/shehuigonzuo/shequshehuigonzuo/13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