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梓闻社工 付薇婷
作为本身就不太擅长和陌生人沟通交流的性格偏内向的一个人,刚进入到岗位时,确实不太清楚自己在岗位中的定位,更不知道自己应该以哪种态度去对待用人单位的员工和领导,所以每天小心翼翼,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进行岗位到现在也有四个多月了,在这个过程中跟经验丰富的同工学习到了很多,也从机构内部培训和外部督导培训中得到了启发,才大概明白自己应该学习着用什么态度和方法与用人单位领导及办公室员工交往。
首先是在机构内部培训时学习到的一点,识别利益相关方,找出岗位社工的重要他人。谁对岗位社工工作的影响力最大,谁是社工最常沟通交流的人,谁更有可能维护社工的利益。这方面包括识别利益相关方、分析明确利益相关方的态度立场、衡量期望轻重缓急、参与合作影响、关系维护五个方面,识别利益相关方有哪些,他们分别对项目的影响力和重要性,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方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并且要明确其需求,要对需求的优先级进行排序,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是否应给予满足,如若无法满足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其次是优秀同工分享过的经验,即根据领导风格调整沟通方式,每个领导的性格和工作风格各不相同,有的相对比较保守,有的喜欢尝试新奇的项目,有的说话比较委婉,有的喜欢员工说话直来直去。不同风格的领导喜欢的下属当然不一样,欣赏的工作风格也不一样。要根据自己岗位和项目的领导的处事风格和工作态度,调整自己的工作和汇报方法,这样跟容易在双方都满意的情况下达到意见的统一,更有利于岗位工作的开展和完成。
再次是把自己定位成岗位中的一份子,抱着平等合作的态度进行沟通和工作。这点我自己是深有感触,刚来岗位时,觉得人家都是政府单位的工作人员,自己只是个购买的岗位社工,总觉得自己好像“低人一等”,说话办事小心翼翼,总害怕自己说错什么做错什么,在岗位上做的很难受,心情也比较压抑。但是培训中学习到优秀社工的沟通和工作方法,才发现大家的目的是完成好共同的目标,在工作上来说大家是平等合作的。既然现在坐在这个岗位上,我们是被派驻到不同的政府部门去开展工作的,在这些部门配合原有的部门工作人员一起开展工作。那么自己也是办公室的一份子,大家都是为了做好工作的,没必要忐忑不安,更没必要事事服从于对方,大家在平等的态度上交流合作就好。
另外是之前外部督导的过程中学习到的——事事有回应,时时有回应。作为社工,也作为岗位上的一员,对待领导交办的任务和工作,并不仅仅是做好工作就万事大吉了。而是在完成这个工作的同时,在每个必要的阶段都将事情的进展情况和目前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完成以后更要及时向领导说明工作的完成情况。这不仅可以使领导对你的工作进度和进展有个整体的把控,方便领导对整体工作情况的了解,利于领导在整体上更有效率地对工作的责任分工。更有利于交办的工作的顺利完成,毕竟工作过程中随时可能遇到什么问题,或者工作方向产生偏差,及时向领导汇报有利于领导发现工作中产生的偏差,及时说明和拨正,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就是领导能感受到被重视和尊重,作为社工更作为岗位上的一员,需要让领导感受到被尊重感,这能让领导对社工产生好感以及信任感。
还有一些其他方面,比如要“立人设”,把社工的优势和才能体现出来,擅长什么就更要努力去做好什么,使这个优势成为自己的“品牌项目”,大家遇到这方面的问题和事情就会想到,诶,她不是擅长这个工作吗,把这个事情交给她一定能做好。让自己在用人单位方留下好的印象,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能力,在某些方面很出彩的社工,而不是只是一个过来帮忙的没什么特别的社工。最后要了解用人单位甚至所在的整个区的近期工作规划,这不仅仅是方便把控工作开展的背景,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是在领导与社工沟通的同时,社工不至于一脸茫然,这会让领导感到社工不重视自己所在的工作单位的工作。
这些都是我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到的、在机构培训和督导培训中向优秀同工学习到的很多沟通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技巧,这些可以帮助社工在双方都满意的同时使得工作顺利开展。当然,方法和技巧并不是自己懂得就好,更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消化学习。另外,学到的知识永远不会足够,学无止境,要做好一名优秀的社工,还需要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积极得去学习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