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活动中心来了一位这样的叔叔。阎叔叔(化名),去年身患脑梗,抢救及时,现在身体很好了。阿姨描述说,我是个急脾气,想让他一下好了,所以去年经常去医院做康复训练,去年冬天天气寒冷,锻炼的有些少了,之前还能抬胳膊,左手也能伸开,就过了个年,运动少了,又反弹了。阿姨很是担心,之前一直在小区内做运动,听到别人介绍来到这的。看到有些运动器材,可以锻炼身体,很是开心。看到叔叔,叔叔不爱交流,不善言谈。可能身体原因吧,刚开始来,还有些抵触,不愿意锻炼。经过社工的一番解释和鼓励,叔叔开始坚持做康复锻炼,第一次来,左脚脚腕和腿弯都不会打弯,一个星期过去了,看到叔叔可以上下 ,自己锻炼身体,还有自己慢慢地上下楼梯。现在看到叔叔一直来锻炼,而且变化很大,也很愿意来这边活动,并且运动量慢慢地逐渐增加,身体恢复情况很是明显。所以,对待这样的病人,我们可以做一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需要家人的理解,支持,关心和照顾。一个正常的人突然生病了,并且很是严重,病人这个时候可能想到自己会拖累家人,首先家人应接受这个事实,对待病人,要更大地给予支持,鼓励,要积极地开导,让病人积极地面对生活。特别子女不要在亲人旁边发牢骚,病人很是敏感。前期阶段,多陪伴,多照顾病人。家人还应该有耐心,不能心急,心急反而会使病人感觉自己很没用,锻炼不好,还是拖累,心里面极度反抗,不配合。
二、需要日常康复锻炼多鼓励。身体本身就不好,不停地做锻炼,很是辛苦,也很累,需要身边人给予更多地鼓励和鼓舞。在取得很大地进步时,应当给予鼓励和肯定。
三、需要适当增加乐趣。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适当的带着外出,或者和自己有兴趣的人一起,下象棋,看书,聊聊天等娱乐活动,扩大交际网络,如果能够外出旅游,可以带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放松心情。
四、需要给病人家属进行喘息服务。照顾病人,需要发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使人很是疲惫,有些可能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在身边照顾,这些照顾人的亲属,也需要给予鼓励。
五、需要心理上的照顾和支持。因为有些残疾人对外界刺激敏感,加上经常遭受挫折、取笑和不合宜的怜悯,容易产生自卑感,感到处处不如别人,因而会严重地压抑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对于多数肢体残疾人来说,残疾并没有把他们吓倒,而是给了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残疾进行不屈斗争的条件,因而肢体残疾人常常表现出较为顽强的意志力,在意志品质方面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
所以,对于残疾居民的康复训练是需要在一些细节上的关照,不去批判,指责,不贴标签,正确引导,积极面对。
作者:陈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