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社工面谈中常犯的8个错误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入门社工面谈中常犯的8个错误 根据过往经验,我们总结了初学者一些常犯错误,尤其是在面谈初期常出现的错误,如果认识这些常犯错误并能细心观察面谈过程,对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初学者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案主这样说‘……’我应该怎样回应?”由于面谈是在互动关系里进行的,这样脱离实际的讨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我们既没有绝对正确的回应,也不会完全按照指定程序进行面谈。其实, 有效的面谈过程是有多个可行途径的,只要符合其中一些原则,社工可按照当下的情况和关系情境脉络而灵活回应。另外,许多重要的考虑和判断是需要累积经验后慢慢领悟的,所以不能够在此详尽地陈述出来。

 

根据过往经验,我们总结了初学者一些常犯错误,尤其是在面谈初期常出现的错误,如果认识这些常犯错误并能细心观察面谈过程,对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缺乏与案主的情感联系

 

案主陈述问题时,会受许多情绪困扰,社工容易忽略而未能及时回应案主当下的情绪。如果不断忽略案主强烈而重要的情感反应,案主会感到对方不能明白自己,这样就难以与案主建立良好的共情关系。

 

❖过早或不恰当地使用封闭式问题

 

辅导初期,当聆听案主的困扰时,社工对困扰总会有些想法或假设,有些时候会采用封闭式的提问来了解某些特定情况,或印证一些假设和观点。这样会让案主不能有足够空间去陈述困扰,社工也就无法从案主的角度去理解这些经验。

 

❖连续发问而忽略案主主动提供的重要信息

 

有些时候,社工会按照自己的想法不断提问,可能是根据对问题的主观定义而想找到有关原因,或是印证一些假设。于是,面谈就会按照社工自己的思路进行,因此案主主动提供的重要信息和线索会被忽略。

 

❖强行说服案主接受某些原因或观点

 

面谈过程中,社工以专家的姿态,采用直接解释或间接提问的方法,企图说服案主接受一些观点,如问题的成因等,或在一些行为上强加一些标签,忽略了案主自身的观点、意见。

 

❖直接建议、指导,或借提问指导应如何解决问题

 

社工急于指导案主如何应付困难,直接给予建议,或通过提问间接引导案主采纳一些解决方法。这样一来,面谈过程中案主的参与就变得毫不重要了,社工好像比案主更懂得应付这些困难。

 

❖根据自己的假设转换话题,使谈话不连贯

 

如果社工对案主的问题或情况已有自己的假设,便会不断追问查证,提问都是围绕着自己预先的想法或假设,但对案主来说,会感到话题不断转换而不连贯。

 

❖还未清晰理解需要,就急于订立改变的目标

 

很多时候,社工还没弄清楚案主的真正需要,就匆匆与案主订立改变的目标,可是后面就会发现案主犹豫不定,或者不断表达其他更复杂的困扰,于是面谈迷失了方向,在困扰里不停打转。

 

❖辅导目标还未达成共识,就忙于寻求解决方法

 

还没有确立改变目标,就开始与案主寻找解决的方法,会导致面谈更加远离案主真正的需要。这种情况下,有时即使找到了 “解决方法”,但会发现案主毫不投人,也没有认真对待。

 

选自《聆听及面谈技巧训练课程(导师手册)》

游达裕  著;叶少勤  编

本文《入门社工面谈中常犯的8个错误》由社会工作者小编收集整理网络,并不代表社工网的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的文章,请点击查看社会工作博客网其它文章,请关注社会工作者博客网,本文地址:http://www.shehuigongzuozhe.net/shiwu/gean/13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