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实习社工 赵玉霞
何为失能老人?顾名思义,失能老人是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我初次知道我所服务的对象是失能老人时,内心还没有较大的波澜,直到我第一次去休养区走访老人时,才发现这群失能老人大多数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几乎要靠轮椅出行,而且身患不止一种疾病,视力和听力或多或少有些损伤,有的老人甚至卧床不起,意识也不清醒。他们长期远离自己的家人居住在养老机构中,内心更多的是孤独感。经过两个多月的实习,我发现,对待这样一群老人,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关注,让他们构建起对社工的信任。
休养区的二楼,每天都有一群老人排坐在护理站前面,他们看上去面无表情。一开始,我每次经过护理站都会问候一句:“爷爷奶奶们好!”但他们并无任何反应,后来通过进一步了解,我发现他们普遍存在耳朵听不见、讲不清楚话、肢体僵硬、意识不清等情况。以后每次经过护理站,我不再用语言问好,而是通过微笑挥手致意。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周后的一天,我再经过护理站向爷爷奶奶们打招呼时,注意力一向很难集中的包奶奶居然将目光投向了我,并缓慢地抬起手,晃动着回应我。当时我心里暖暖的,心想:“原来奶奶认识我,也记得我呢。”这时我更明白了,虽然爷爷奶奶们身体状况不佳,很难对社工的问候做出及时的回应,但其实他们的心里能够感受到来自社工的关怀。我们的一个微笑,一次挥手也会让爷爷奶奶们感受到温暖。
休养区三楼还住着一个“生人勿近”的金奶奶。还记得第一次和金奶奶见面时,她的回应比较冷漠,回答只有“嗯”“好”,似乎不愿与我有更多交流。后来我从护士那里得知金奶奶曾经因为假牙不合适导致嘴巴受过伤害,产生了心里阴影,除了金奶奶特别熟悉的人,她不愿与别人有过多接触。为了得到金奶奶的接纳,也为了能够让金奶奶尽可能地多参与日常活动来忘记烦恼,我每隔一两天便会去看望她,与她分享一些日常活动的精彩细节,并送她一些手工作品。久而久之,金奶奶开始接纳我。后来有一次我在向新入院的老人做自我介绍时,金奶奶在旁边说“她是小赵”。后来她还主动向我讲述她假牙的事情,回答也不再是简单的“嗯”“好”,而是“谢谢你,小赵”。这时我发现,虽然金奶奶平时不爱讲话,但其实她心里记得我,记得我所做的一切。之后每次看见金奶奶,我们都会向彼此挥手微笑,她也会主动与我分享近况。
在我看来,住在养老机构中的这些失能老人,他们的生活起居虽然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但是精神慰藉、情感支持方面容易被忽视。社工要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一个微笑、一份关心来表达对老人的持续关注,进而打破老人的心防,更精准地收集到老人的需求,以便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助其安心、顺心、舒心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