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同行共成长-精神康复者朋辈支持服务实践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结伴同行共成长-精神康复者朋辈支持服务实践 “朋辈支持”是指由曾经面对和克服困难的人为面临同样境遇的人提供有用的支持、鼓励和希望,帮助其走出困境的一个过程或一段关系。

文/广州利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张佩雯

 

一、服务背景

“朋辈支持”是指由曾经面对和克服困难的人为面临同样境遇的人提供有用的支持、鼓励和希望,帮助其走出困境的一个过程或一段关系。与其他人相比,同样患有精神病的人更能明白彼此的处境,提供情绪支持、生活经验和激励,营造平等的交流空间[1]。朋辈支持服务在社区精神健康工作上的效果已经得到国内外多个研究的验证[2]。朋辈支持服务是现有社区精神健康服务的一个补充,可为精神康复者家庭带来更多的选择和支持,同时也可推动社区精神健康服务的发展。

 

为此,广州市荔湾区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下称“荔湾精综”)于2019年5月起结合广州市荔湾区精神病康复者和家属的实际需求和情况,开展朋辈支持服务实践。本服务旨在培育康复者成为朋辈支持员,为其他有需要的人包括康复者家庭、经受精神困扰的人士、普通公众人士,提供陪伴、情绪支持、经验分享等支持服务。

 

二、服务目标

1.朋辈支持员透过朋辈支持服务实践促进个人发展与社区融入;

2.接受朋辈支持服务的康复者及其家庭、经受精神困扰的人得到启发、激励和支持;

3.公众人士通过聆听分享提升自身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提高对他人的关注与支持。

 

三、服务理念

本项目的服务理念是:希望、朋辈支持、优势。朋辈支持员不仅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心存希望,也对其他康复者的复元心存希望,并在服务过程中向康复者灌输希望,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康复者分享个人经历和生活经验,以提供支持和鼓励,促进其复元。朋辈支持员亦在服务过程中发挥自身助人的潜能和优势[3]。

 

四、服务模式

荔湾精综设立朋辈支持员的工作岗位职责,招募及筛选朋辈支持员,给朋辈支持员提供培训、实习平台,让朋辈支持员具备相关的概念和能力,以承担工作职责。朋辈支持员实习合格后,提供上岗服务平台,为其对接有意愿接受朋辈支持服务的对象,让其履行工作职责。在上岗服务阶段,荔湾精综社工跟进朋辈支持员的工作情况,定期督导。简言之,社工培育了朋辈支持员后,把朋辈支持服务的提供者与接受者进行对接,满足双方的需求。

 

 

五、服务内容

其一,开展朋辈支持员培训。培训旨在培育康复者成为合格的朋辈支持员,为之后的朋辈支持服务实践打下基础。培训课程由荔湾精综社工开发,培训的内容包括:朋辈支持员的角色和职责、复元概念及实践方法、自我认识、生命故事叙述、人际沟通技巧、精神健康知识等。

    

其二,提供朋辈支持个别服务。朋辈支持员通过入户探访、电话探访等形式向康复者家庭提供陪伴、情绪支持、经验分享等朋辈支持服务。

 

其三,开展朋辈支持员分享会。朋辈支持员向康复者家庭、公众人士等群体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生活经验等。

 

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荔湾精综举办了18场朋辈支持员培训,48人次参与,培育了5名朋辈支持员,并于朋辈支持员实习和上岗期间提供了12次督导。

 

朋辈支持员一共提供了25次朋辈支持服务实践,其中14场朋辈支持员分享会(包括两场线上分享会),14次朋辈支持个别服务。朋辈支持员共提供了382人次的服务,其中康复者和家属118人次,公众人士264人次。

 

六、服务成效

通过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朋辈支持服务实践,朋辈支持员的信心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接受朋辈支持服务的康复者、家属得到一定的支持和鼓舞;参与服务的社区人士增进了对精神病及康复者群体的认识,并且提升了对身边人的关注。

 

(一)朋辈支持员的信心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朋辈支持员自述:

菁:“通过成为朋辈支持员的锻炼,我成长了,人变得越来越自信,变得越来越坚强,越来越开心!”“我锻炼了如何与人沟通,了解服务对象的需要。”

静:“在社工协助下我的胆量大了,口才厉害了。通过讲述自已的经历和体会,更会用语言表达自已的所感所想。”

红:“觉得自己在社会上还是一个有用之人,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知道自己还有不足,但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小君:“学会勇敢地诉说自己的生命故事,正面地面对自己、社会和将来。分享会过程中我的心砰砰的跳,面对着在座的陌生人我还是拿出了勇气和大家分享。在提问环节中,大学生们向我们朋辈支持员提问,过程中考验我们的临场反应能力,从中得到了锻炼。”

 

(二)接受朋辈支持服务的康复者家庭得到支持和鼓舞

有接受朋辈支持服务的康复者表示:“听了朋辈支持员的分享很受启发和鼓舞,自己更有信心康复”、“听取康复经验,收获很大。”、“感谢朋辈支持员上门关心和鼓励。”也有家属表示:“看到朋辈支持员康复得这么好,对女儿的康复都多了一些信心”、“更理解康复者的心态,知道如何更好地与患病的家人相处。”

 

(三)社区人士增进了对精神病及康复者群体的认识,提升了对身边人的关注

聆听分享会的社区人士反馈:“知道了当我们发现压力要及时宣泄,否则越积越多就会容易发病。”“通过活动,对精神病及其康复者群体有更多的了解。也减少了我的一些偏见和疑惑”、“了解到精神病并不可怕,也了解到精神病人的痛苦”、“通过分享会了解到精神病患者的成长环境、康复历程。假如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可以多给予一些关怀、鼓励”、“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做什么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七、总结与展望

受社会污名的影响,人们可能会更容易忽略了精神病康复者身上所拥有的价值和优势,而认为其是没有能力和需要被照顾的人,包括康复者自身也如此认为。可想而知,康复者从一名纯粹的服务接受者成为一名服务提供者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首先需要克服精神病康复者这一身份的社会污名和自我污名所带来的压力,其次是工作能力要求的挑战。因此,社工需要先看到康复者的价值和优势,相信其有潜能成为朋辈支持员,然后引导康复者看到其自身的希望和价值,提升参与。实践朋辈支持服务的过程需要社工、康复者、社区人士等多方参与,互相鼓励和支持。希望更多的同行、康复者投入到朋辈支持服务实践中,共同推动社区精神健康服务的发展。

 

 附录一:朋辈支持员阿菁的故事

(一)阿菁作为一名朋辈支持员的成长足迹

2019年6月24日,报名参加朋辈支持员培训

2019年6月27日,接受评估

2019年7月19日,参与朋辈支持员第一节培训

2019年7月31日,顺利完成朋辈支持员岗前培训

2019年8月9日,第一次参与朋辈支持分享会,面向康复者和家属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和康复经验

2019年8月23日,第一次面向社区人士分享自己与精神分裂症抗争的心路历程

2019年8月30日,第一次参与线上分享会“我们与精神病的距离”,面向社会听众分享自己从出生、成长、发病到康复的经历

2019年9月4日,第一次上门探访,提供朋辈支持个别服务

2019年10月25日,第一次到黄埔区分享,与康复者和家属交流康复经验

2019年11月28日,面向评估老师分享自己通过朋辈支持服务项目的个人成长

2019年12月19日,面向第二期朋辈支持员分享、传递自己的朋辈支持服务经验

2019年12月27日,参与朋辈支持服务总结会暨朋辈支持员分享会,参与“多元视角vs心理健康”主题探讨

2020年1月16日,到其他中心面向一些潜在的朋辈支持员分享自己成为朋辈支持员的过程和经验

2020年3月20日,在线直播分享自己在疫情期间保持身心健康的心得

 

(二)阿菁的收获和反思

阿菁表示“经过上门探访,我锻炼了如何与人沟通,了解服务对象的需要;通过分享会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学会了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自己也越来越有自信。做一名朋辈支持员不容易,既要掌握精神病知识,也要懂得老友记(康复者)的心理和情绪,在分享过程也要懂得调整自己的情绪。要慢慢摸索,边做边学。

 

(三)社工的观察

阿菁的信心和能力提升非常明显。公开表达的信心增强,一开始面对十几人分享都非常紧张,到后来面向几十人分享都比较淡定;更有信心去面对未知和挑战,阿菁在前期遇到困难或不确定时,会比较容易害怕、退缩并期望依赖社工,到中后期会比较自信和勇于去面对挑战;人际沟通能力提升,学会与不同的人(包括社工、其他朋辈支持员、接受服务的康复者、家属及社区人士)沟通;服务能力提升,在探访和分享会过程中能够越来越熟练地提供相关支持服务,越来越能够独立开展服务。

 

注解:

1.Mental Health Commission of Canada,Guidelines for the Practice and Training of Peer Support

2.“同伴服务 实现复元”广州医科大学—芝加哥大学社区精神健康论坛

3.香港新生精神康复会,精神疾病康复社会工作实务手册,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

本文《结伴同行共成长-精神康复者朋辈支持服务实践》由社会工作者小编收集整理网络,并不代表社工网的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的文章,请点击查看社会工作博客网其它文章,请关注社会工作者博客网,本文地址:http://www.shehuigongzuozhe.net/zonhenengli/13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