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 社工之路长途漫漫,艰难困苦与挫败无助相伴,当见证了真正的社工服务正如理想中那般“生命影响生命”“助人自助”,明白了在专业道路上还有很远的路程要经历。

文/郑州市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 任若慧

 

当初选择从事社工这一行业,只是很纯粹的想法,可以用自身微小力量帮助和见证服务对象每一次的成长与突破、可以感同身受陪同服务对象共渡难关的信念,没有对行业、专业、专业性有过多的思考。

 

然而,一年多后,我开始陷入迷茫与困境。在平时工作与服务中,社工在“生命影响生命”与“助人自助”的影响有多大?社工能做多少?是否真能影响服务对象做出改变?这些问题难倒了我,对这一专业开始懈怠动摇。每当在思考这些问题,每次问自己的专业性在哪,每次都在问是否还要依然前行?

 

这时候,回归自己的初心,回归职业的根本,也许能找到答案。

 

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是要“助人”,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永远秉承着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本的价值目标,不能偏离。但当前有社会工作者奉行专业主义的理念,存在着技术控制工作者和当事人的现象;同时,也容易忽视服务对象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性的差异性,而是以定制的方式开展一切服务行为;并且容易过分注重技巧、职业操守和机械化的程序,而将“自我”这个活生生的个体抽离了。

 

诚然,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在“工作”,但是,却又仅仅只是在工作,而不是在助“人”。社会工作强调价值关怀甚于其技术手段,正是其价值目标一次次地矫正它的发展方向,把其从偏离轨道的泥潭中拉回到正确的发展道路。要有效地面对人类的复杂性, 社会工作不能被理解为一种可以量化的工具性行为, 而是要被看成为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过程。

 

社会工作者最重要的品性和人格特质之一是“乐群性”,就是能够有效地在各种不同的社群中与他人一同合力工作。因此,要想成为社工,必须对人感兴趣,对人际关系感兴趣,并具有爱人和给予的能力。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说:“一个人如果要有给予的能力,先决条件是,他已经达到了以建设性为主的人格发展方向。而在这种发展方向上,他已脱出了依赖性,脱出了自我陶醉式的全能观念,脱出了剥夺他人的欲念,他对自己的人性能力获得了信心,并且获得了勇气去仰仗他自己的能力来达到他所欲达成的目标。”这说明社工的特征会影响专业之协助关系的进行。能建立良好关系的社工应具备有自我分析的能力,有影响案主的能力,具有协助他人的意愿,具有相当的勇气,应有相当的敏感度。

 

也许是对这一专业还有内心的执拗与追求,所以才会有此刻的挣扎与徘徊、不甘与坚持。在工作以来的低谷期,在动摇抉择的彷徨期,在专业反思的困惑期,看到了理想中专业社工强大与魅力,看到了自己离将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并转化为服务行动的远大差距,看到了自己反思、怀疑、不解有了现实的答案。   

 

社工之路长途漫漫,艰难困苦与挫败无助相伴,当见证了真正的社工服务正如理想中那般“生命影响生命”“助人自助”,明白了在专业道路上还有很远的路程要经历。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在这一段磕绊的路途中认识到服务需用心去做、真心去做。作为社工本身,心中存有对社工行业的信仰与专业核心价值观,坚定“生命影响生命”与“助人自助”的使命与理念,有一份崇尚社工专业信念,时刻铭记将专业价值内化于行动,必会在专业上有独到体会。

 

参考文献:《社会工作综合能》(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文《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由社会工作者小编收集整理网络,并不代表社工网的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的文章,请点击查看社会工作博客网其它文章,请关注社会工作者博客网,本文地址:http://www.shehuigongzuozhe.net/zonhenengli/shequgonzuofangfa/9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