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了一篇名为《我选择了社工,但是社工没有选择了我》的推文,萌生了我也要投稿的念头。
我不能像他/她一样勇敢说出自己的学历、专业和在哪工作,因为我的城市很小很小,关注这个公众号的同事也很多,只要我一说大家都能猜到是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仍然在这个机构挣扎,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还要挣扎很长一段时间。
可能很多人会感到疑惑,既然都用到挣扎这个词了,为什么我还不辞职?关于这个问题原因有二,其一,我学这个专业,还有点喜欢这个专业,可能有人不太能理解,因为众所周知社工的工资都是很低很低的,但是说实话,在我这个小城市双休还能买五险一金的工作真的不多。可能说到这里很多人又有疑问了,那为什么不能跳槽去别的机构?这就是我要说的原因之二了,在这个小城,社工的知晓度极其低(举个例子,前不久我去考初级的时候,我的监考老师问我这是什么?考这个有什么用?),而且社工机构屈指可数(而且还是一只手!),剩下的就是双百社工了。那可能又有人会问怎么不去双百做?首先我要说我尊重双百计划和其他所有具有社工专业理念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双百社工,我只是想说我这个小城市的双百社工真的很水,绝大部分都是村里的“关系户”、大妈,而且持证上岗的屈指可数。我曾接触过的双百社工就是连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手法的不知道的,而且从来不用开展活动或者小组,只是进驻到各个镇政府帮忙打杂,比如人普、比如三清三拆、比如创文创卫。有些在站点上班的甚至可以迟到早退,不上班偷溜出去玩。
废话先说到这里,下面讲一讲我苦苦挣扎工作的地方存在的乱象。
(一)机构架构混乱,是人就请。
我工作的机构架构十分混乱,高层甚至没有持证,项目全靠“人脉”,经常拉踩别人,背后讲是非。社工持证率只有五分之一,其余社工绝大部分都是没持证的非社工专业的,我举个例子就是连通讯稿/推文/公众号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也请,换句话说就是是人就请,不管专业与能力,高层天天“画饼”,秉持“能者多劳”的狼性理念。
(二)官僚主义,谎话连篇。
上面我也说到了,机构项目全靠“人脉”,高层人员只会迎合购买方,根本不从自身实际出发,经常要求我们做些项目指标外的工作。每次“领导”检查就叫停所有工作,集体呆在办公室恭迎“领导”,而我非常害怕和抗拒和领导接触,因为每次关于“领导”的问话都不可以说真话,人员架构撒谎、人员数量撒谎、员工薪酬待遇撒谎、社工持证率撒谎… 所以每次“领导”来开会检查,我都选择闭麦。
(三)“志愿者”鱼龙混杂,贪得无厌。
我本人一直是非常尊敬志愿者的,直到我遇到这一群“志愿者”。我觉得他们甚至不配被称之为志愿者,因为真正的志愿者都是自愿的、无私的、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而我接触的这一群只会一味地索取,每次跟他们下乡都跟大爷一样,只在拍照的时候出现摆拍,其余时间绝不参与,而且每次都要拿服务对象家里的东西,从自种花生到木瓜到蒜葱…,有杀错没放过。每次搞活动或者开小组首先问的问题是“能不能先给我一份?”“这个先给我留一份”…,当然最过分的是如果你不给,他们将轮流“舌战”你,甚至高层还说你不会哄志愿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和GZ某志愿者协会合作,他们所有人都带着孩子来,名义上是城乡孩子交流促发展,结果就是变相春游,自己的孩子撒泼打滚到处跑。而且有个负责人还带了一个女的来(不清楚具体关系,可能是夫妻),她穿着超短裙,踢着拖鞋,从头到尾只坐在村委办公室玩手机,而且还脱鞋把脚放在椅子上,坐姿非常不雅。
(四)督导形同虚设,只念PPT。
由于机构员工水平、专业参齐不齐,每次督导都是念PPT,不是我骄傲自满确实是在讲课堂PPT,我觉得毫无成效。个督也是令人超级无语,我反映的所有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回应和支持,不管是情感支持还是专业支持都没有。有一次个督我举了一个服务对象的例子,然后我真实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督导所说的做法可行性不高,然后督导就直接说我价值观有问题??是我不想去做这件事。更让我觉得无语的是它听完我的困扰之后跟我说她跟我说“你要对未来充满希望,要对未来社工届充满希望或者就算未来这个行业还是很难,但或许你以后不会做社工了呢”,这是什么建议?心灵毒鸡汤吗?是在教我逃避吗?恕我愚昧,领会不到其中的深意。
(五)形式主义,不重视成效。
很多项目由于受地理位置、其他“部门”、“领导”的干涉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只注重形式主义,根本不注重服务成效。印象最深的是fl来蹭活动蹭镜头,一场活动拉六七条横幅拍照。
最后我想再次声明,我尊重每个真正付出的双百社工和志愿者,上述内容只描述和针对我所接触和认识的“社工”和“志愿者”,如有冒犯,真诚道歉!